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著眼提高總量、擴大增量、提升質量,大力實施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隊伍“三盤雙培”行動,2024年新增578名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截至目前,江都區注冊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已達1600多人。
系統謀劃設計
夯實隊伍“基本盤”
優化環境,廣納賢才“拓源”。圍繞區委關于人才工作的各項部署和目標任務,區委社會工作部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責任制,牽頭研究制定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全方位發展規劃及全鏈條培養機制,逐步完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和服務保障的政策體系,為人才健康成長提供系統化、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營造科學、系統的人才發展生態環境。2024年以來,江都區已為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提供各類個性化服務800余次,涵蓋職業規劃、心理輔導等多方面內容。
深挖需求,精準布局“擴容”。江都區以優化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隊伍結構為主線,圍繞社區建設、青少年幫扶、心理健康等重點領域,開展社區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需求的專項調研,調研結果顯示老舊社區對社區規劃設計類社會工作專業人員需求迫切、新社區更需要擅長智慧社區建設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根據需求精準制定全區關于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發展規劃,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部門廣泛拓寬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崗位設置。目前,全區所有學校均設置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心理咨詢)崗位,331個村(社區)均至少配備1名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江都區通過整合人才資源,建立起詳盡的社會工作臺賬及人員手冊,動態更新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庫,成功擴大其服務領域,搭建起專業人才與服務產業的對接橋梁。
加強政策引導
擴大持證人員“增量盤”
強化激勵,激發“參考”熱情。江都區印發一系列薪酬管理與職稱津貼指導意見,落實社區工作者“雙掛鉤”制度,建立薪酬待遇、績效獎金等保障機制,實施社會保險、年休假等關愛舉措,明確考取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的社區工作者,給予一次性獎勵補助800元、1000元,同時分別按每月100元、200元標準發放職業津貼,讓社區工作者留得下、待得住。
強化輔導,提升“過考”率。江都區為助力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提升,免費為報考人員提供考試資料和專業培訓,累計免費發放考試資料8000余份,邀請國家級高級社會工作師授課,對知識難點、考試重點進行深度講解,組織開展分階段、分層次集中培訓超600小時。2024年,江都區分級開展培訓,并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對報考人員全覆蓋培訓,同時針對案例分析題的答題技巧進行詳細講解,使考生應試能力大幅提升。
完善工作機制
提升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優質盤”
鑄魂補鈣,抓好思想引領。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充分發揮社會工作服務站陣地作用,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思想教育的主題主線,組織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活動50余場次,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會工作會議精神,將黨的理論武裝與黨性教育貫穿社會工作專業人員教育培訓始終。注重從嚴管理監督,規范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紀律意識、規矩意識,全力推動全區社會工作人員隊伍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逐步提高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綜合素質。
賦能成長,抓實專業培訓。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研討會、在線學習等方式,不斷優化更新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知識技能。深化社區領軍人才專項培育計劃,舉辦各類增能培訓班20余期,組織新任村(居)委會主任培訓班、社區黨組織書記創新能力提升培訓班、城鄉社區“全科”社區工作者培訓班等系列增能培訓班。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等方式開展社區(村)“兩委”成員增能培訓,組織社區(村)“兩委”成員外出參觀學習10余次,邀請知名專家開展授課,輪訓500余人次。
融入治理,抓常實踐鍛煉。常態化推進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實踐鍛煉,采用案例分析、實地考察、模擬演練、技能大賽等多種形式,補齊知識短板、提優實干素能。舉辦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融入基層治理技能大賽,吸引全區百余名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參與。健全結對機制,探索“導師帶+自身學+崗位煉”等培養模式,成立全市首批“社會工作名師工作室”,在崗位實踐中培養優秀社會工作專業人員30余名。同時,積極融入志愿服務元素,組建志愿服務團隊100余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00余場次,服務群眾超3萬人次,在社區治理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為社區治理創新注入強大動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委社會工作部、揚州市江都區委黨校)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