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海區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焦群眾通過信、訪、網、電等渠道反映的各類訴求,堅持抓早抓小、源頭治理、力量前傾、工作前置,牢固樹立“有解”思維,在政策上求解、在法律上求解、在常理上求解、在情感上求解,探索建立“五解五辦”群眾訴求化解工作法,累計解決群眾各類訴求1600余件,全區信訪總量和初訪量同比大幅下降,有效推動各類“訴”化解在“訪”前,持續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
答疑解惑 線上關切限時辦
線上咨詢是互聯網時代群眾重要的發聲渠道。靜海區堅持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對群眾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網上信箱、電話投訴等方式反映的問題,有問必答、接訴即辦、高效處置。
提升熱線工單辦理質效。面對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大量工單,落實訴求“首辦責任”,健全精準派單、快速辦理、及時反饋等工作機制,建立重點事項問題臺賬。2024年共承辦熱線工單10萬余件,按時辦結率達100%。建立“現場+聯席”會議制度,以群眾反映的重點問題為“哨源”,主動深入現場核實,對涉及職能交叉、多部門相關的事項,召集屬地單位進行協商分析,制定解決措施,推動線上訴求快速解決。
發揮線上信箱平臺作用。一方面,將網絡信箱留言作為加強數智治理的抓手,直接回應群眾關切。2024年,6個網上信箱共收到留言1448條,工作人員逐條分析留言情況,轉送督促承辦單位辦理回復,做到快速辦理。另一方面,依托網絡信箱廣泛征集人民建議。人民建議征集活動開展以來,收到人民建議392條,采納282條,這些來自基層群眾、充滿“煙火氣息”的好建議,被納入各單位各部門行政決策的參考意見中,真正做到計策取之于民,改善惠之于民。
服務解憂 民情小事“格”中辦
為充分發揮網格作用,靜海區下延劃分微網格6133個,配齊微網格員6567名,開展常態化走訪巡查,動態發現網格內各類問題,做到早排查、早發現、早化解,努力把群眾訴求解決在網格內。
創新“網格+熱線+矛調”工作模式。選取4個小區(村)作為示范點,開展“無熱線工單”試點打造工作,通過網格發現并解決問題。4個試點共發現上報并解決問題980條,有效降低了信訪、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投訴率。
開展“紅網微格”行動。結合在職黨員“雙報到”行動,推動黨員干部擔任兼職微網格員,發揮其在社區治理與服務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每名黨員從“微網格服務事項清單”中主動認領1~2項個人服務事項,全區共認領社區服務崗位6722個,為群眾辦實事6904件。
建立網格“五包一”治理模式。“五包一”即網格員與駐區企事業單位、行業部門和街道(鄉鎮)干部、社區民警聯動,共同參與網格治理和民生服務,通過“進住戶、進樓宇、進商戶”,及時響應群眾訴求、協調解決、反饋結果,提升基層治理工作效果。發揮“紅色物業”在網格治理中的載體作用,引領物業服務企業中的黨員“進網入格”開展志愿服務,為轄區住戶解決水管維修、電路排險、燈泡更換等身邊小事。積極總結推廣湖岸棲庭社區“三鄰工作法”、益農里社區“四微四助”工作法等典型經驗,推動更多民情小事在網格中辦理,提升社區服務精細化水平。
安撫解壓 心理疏導當面辦
面對群眾反映訴求時,工作人員要堅持讓群眾先消氣、順氣、解氣,緩解情緒壓力,增進相互信任。
堅持見面“四會”,當群眾貼心人。對群眾來訪及時安排面對面接待,做到“四會”,即會傾聽,耐心傾聽群眾訴求,虛心傾聽群眾建議,允許群眾宣泄負面情緒;會聊天,以拉家常的方式拉近距離,適時引導話題;會分析,把握來訪群眾真實意圖,找出其心結;會勸慰,善于站在群眾的角度耐心開導,讓群眾感到貼心。
堅持答復“三清”,當群眾放心人。待群眾情緒緩和穩定后,直面問題核心,以“三清”答復讓群眾吃下“定心丸”:政策清,向來訪群眾釋明政策法律,以明確的政策法律依據為訴求化解劃定大方向;說法清,在政策說透、道理講通、情況分清的基礎上,對訴求是否合法合理進行清晰界定,給出明確“說法”;流程清,對能辦的事項“一次性”告知群眾準備事項和辦理流程,讓群眾少跑路,同時簡化工作流程,實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理。
堅持糾偏“兩不”,當群眾暖心人。解決群眾訴求過程中,堅持做到“兩不”,即“不激化”,及時制止過激行為之外,不說冷言冷語,避免情緒激化;“不逃避”,克服畏難心理,做到隨來隨接、平等對待,會同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實施心理疏導輔助,糾正上訪人員的心理偏差。
幫扶解困 關愛救助上門辦
堅持把幫扶特殊和困難群體作為工作重點,主動上門提供服務,妥善化解各類訴求,傳遞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
探索“黨建+社會救助”試點。在42個社區(村)建立黨員干部聯系走訪困難群眾常態化機制,將“為困難群眾辦實事解難事”作為社區(村)黨組織的重要任務,推動其主動發現群眾生活困難、協助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創新就業幫扶機制。通過定期召開招聘會、崗位推送等形式進行職業介紹,創新直播帶崗模式進行就業幫扶。
發揮“救急難”平臺功能。在社區(村)公告欄張貼社會救助“直通車”微信碼,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聚力解難 急難愁盼聯動辦
面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由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牽頭組建工作專班,充分發揮組織、紀檢、政法、巡察、信訪等部門職能作用,堅持難題同答、責任同扛、落實同抓、成效同研,建立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聯動化解機制,打通“堵點”、紓解“痛點”。
“四情聯動”化解積案。專班將警情、訴情、訪情、輿情有效結合,緊抓問題動向,研判問題線索,將群眾反映強烈、時間跨度長、解決難度大、涉及面廣的重點案件納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臺賬,由區級領導包案,開展集中攻堅。
全面排查化解“二次訪”問題。為避免重復訪、多頭訪、越級訪,全面排查“二次訪”問題,分類召開分析研判會,逐個案件核實情況、分析原因、研究對策。
起底排查化解群眾“初信初訪”。以解決初信初訪為重點,起底排查收集群眾各類訴求,將其納入工作臺賬逐件督促解決,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
(天津市靜海區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