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治理的角度來看,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石,事關國家長治久安和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隨著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基層治理面臨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如何有效破解其中蘊含的難題成為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此過程中,各地結合自身實際逐步探索相應的基層治理經驗,有力推動基層治理效能的提升。其中,北京市在以往“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實踐基礎上,在黨的領導下運用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主渠道的接訴受理平臺,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主動回應人民群眾訴求,有效破解了一個又一個的超大城市基層治理所遇到的新舊難題,形成了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經驗。2024年年底,中央社會工作部認真落實中央社會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召開黨建引領接訴即辦經驗現場推進會,對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要求,要求在全國進一步總結推廣北京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經驗。
作為在北京已經實踐的有效基層治理機制,黨建引領接訴即辦已經形成了相應的核心理念、基本特質和運行機制,并可在普遍性和一致性相統一的意義上抽象出可推廣的治理經驗與規律。然而,我國各地基層治理情況復雜多樣、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工作基礎各異,因此在推廣黨建引領接訴即辦經驗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基礎的實際情況,避免生搬硬套強制推進,這就需要在把握黨的領導、人民立場、賦權增效及數字賦能等核心內涵基礎上因地制宜進行推廣,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有效提升不同地域基層治理的效能,持續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因此,要注重處理好黨建引領接訴即辦經驗推廣中所涉及的三對關系,以此來推動基層治理新局面的實現。
首先,處理好總體安排與細化舉措關系。毫無疑問,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與組織功能,通過黨建引領不斷增強黨在基層中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基層實踐中面臨的治理問題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城鄉社區治理中的日常小事,也有社會工作的痛點堵點,需要將黨建引領的具體措施細化深入到基層治理內部。接訴即辦改革的核心是解決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注重將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的效能,通過加強黨的領導來引領治理改革的正確方向,落實黨中央關于基層治理的各項戰略部署,保證基層治理改革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深化基層黨建共建聯建,激發在職黨員和黨組織“雙報到、雙報告”等現有基層黨建制度內在活力,聚焦基層治理中的關鍵性難題,圍繞協同解決群眾訴求,做實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黨員干部常態化下沉、黨組織領導下的業委會或者物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協商共治等具體機制,通過接訴即辦機制在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民生、服務黨員中真正解決基層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
其次,處理好普遍規律與地方實踐的關系。經過多年探索,不同地方結合自身特點已形成相應基層治理模式。在此基礎上,需要在遵循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改革的一般治理規律基礎上,充分考慮地方原有的基層治理體制機制,最大程度實現資源整合與路徑優化,鼓勵地方基層治理創新。在此過程中,要根據基層實際需要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和相關治理力量下放,積極整合包括網格治理、條塊結合、部門聯動在內的各種基層治理資源,在精準有效識別群眾合理訴求基礎上,讓基層有能力、有精力主動發現并處理各種群眾訴求。同時,也要結合實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根據當前基層群眾工作的新特點,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密切與群眾的情感聯系,治理過程充分貫穿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讓基層群眾更好成為治理問題的發起者、治理過程的參與者、治理成效的獲得者和治理程序的監督者。相關部門要采用多種方式加強對基層群眾訴求的研判,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好合理訴求和非合理訴求的關系,針對復雜條件和不確定性提升相應的敏捷治理能力,注重源頭治理與末端處置有機結合,鼓勵各種創造適應當地群眾需求和有效矛盾糾紛化解的工作法,盡最大可能實現基層矛盾風險前端預防化解,降低基層治理的成本。
最后,處理好數字賦能與基層減負關系。實踐證明,接訴即辦之所以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最大程度發揮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數字平臺的功能,通過平臺對基層群眾訴求數據進行分門別類地科學歸集和精準匹配,以此來發現數字時代基層治理中共性問題并形成相應的高頻事項加以專門應對。未來可以對數字平臺進行迭代升級強化數字賦能,尤其要避免由于數據偏差而形成的算法偏見,借助數字孿生等優化閉環管理流程,力求在推動由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過程中更加精確有效,尤其是在涉及多部門復雜群眾訴求時更是如此。在通過數字技術來提升基層政府效率的同時,也要避免增加基層不必要的負擔,減少各種數字治理技術的濫用,尤其是防止以“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為代表的加重基層負擔新變種,并將相應內容納入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制度建設當中,優化各種數字工具體驗與使用,從源頭和制度上減少不合理的下派基層事項,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高質量發展難題。
隨著全國各地黨建引領接訴即辦經驗全面推廣,必將積極推動新時代基層治理呈現出新的發展樣態。各地如何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推廣黨建引領接訴即辦經驗事關基層治理效能可持續提升,需要在準確把握其核心內涵基礎上突出具體有效的地方治理路徑,因地制宜推廣避免基層治理模式的單一化和形式化,形成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新治理格局,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的順利展開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系新時代楓橋經驗與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華東政法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