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平市位于濱州市最南端,全市轄11個鎮、5個街道、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85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80萬,城市人口54.3萬人,城市社區20個,轄區企業多、外來人口多、各方訴求多。鄒平市積極推行黨建引領接訴即辦,集中攻堅重點、難點問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敲門遍訪 未訴先辦
“咱們這個社區,居民車多停車位少,下班回家后不好停車。車輛亂停亂放,挪車又聯系不上車主,一停車就窩火,需要好好規劃一下車位,解決亂停亂放問題。”這是鄒平市高新街道君悅社區工作人員走訪收集到的問題。
由于停車難問題反饋較為集中,收集問題后,君悅社區聯合物業服務企業對現有停車位數量、可利用空間等進行分析,共同組織居民代表召開社企協商聯席會議,擬定“內優外擴”的解決思路。通過優化車位規劃,新增車位300余個。同時,君悅社區協調高新街道及市直有關部門在周邊增設3800平方米停車場,并于2025年3月投入使用。
車位增設問題,是鄒平市主動收集、化解群眾訴求的一個真實寫照。早在2001年,鄒平市就推出“駐村蹲點月”活動,鄉鎮(街道)干部拎著被褥駐村蹲點,與村民同吃同住一個月,解難題、辦實事。20余年來,鄒平市先后有3.8萬余人次鄉鎮(街道)干部駐村蹲點,排查解決各類問題16萬余個。
為把工作做在群眾撥打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之前,鄒平市綜合考慮歷史習慣、地域便利、人口戶數等因素,將全市20個城市社區和281個居民小區,統籌劃分為273個網格,推動構建1名小區黨支部書記、1名黨建指導員、1名網格員、N名樓棟紅管家、志愿者、“雙報到”黨員干部組成的“3+N”小區治理體系。在具備條件的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等建立黨組織,共成立小區黨支部273個。廣泛發動社區工作人員、小區黨員等下沉小區(網格)收集居民意見建議,變“矛盾被動處理”為“隱患主動發現”。
耐心解憂 快速解決
“我們市是個縣級市,居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撥打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是由濱州市相關部門統一接聽,經過轉辦之后到達社區,因過程耗時較長,導致投訴群眾加劇了對社區的不信任。”鄒平市黃山街道文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徐思齊說。
為解決群眾反饋事項辦理周期長的問題,文苑社區開通微信公眾號“祥和文苑”,打造“小文辦事”服務品牌,動員居民通過隨手拍的方式向社區反映問題。文苑社區安排專人負責盯靠后臺,第一時間轉辦群眾問題。能立即解決的問題,馬上就辦;需要相關部門協調的問題,第一時間與居民聯系反饋,讓居民第一時間收到社區響應。
2024年以來,鄒平市20個社區按照“快速解決,方便群眾”的原則,打造群眾信息反饋渠道。各社區先后開通微信公眾號12個,設立民情民意電話8部,制定“幫辦二維碼”,公開網格員、社區工作者、社區黨支部書記電話,先后打造“小河在線”“魏民辦”等居民意見收集平臺,讓居民知道有事該找誰、去哪找,居民反饋問題當天100%收到初步反饋,社區熱線轉辦量平均下降40%。
精心施策 聯手幫辦
“你以為我怕你嗎?打官司就打官司,誰怕誰!”隨著一聲摔門,香檳廣場小區黨支部書記王陸陸跟著物業工作人員一起碰了一鼻子灰,也暴露出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矛盾。通過走訪得知,某些業主拒絕繳納物業費,主要原因是對物業服務不滿意。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一旦開庭,這些業主大概率會敗訴并被強制執行,這將會進一步激發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間的矛盾。
針對與群眾密切相關的系列民生問題,鄒平市以熱線數據庫為切口,全面梳理三年來熱線2萬余條,細分小區基礎設施建設、物業服務管理等4個大項10個小項,對任務要求、責任人、具體時間節點進行分解,并明確社區黨組織書記為直接責任人,逐一推動問題化解。探索構建“市委—街道—社區—小區”四級問題化解體系,建立城市社區熱線化解聯席會議機制,每月召開熱線化解聯席會,分析上個月城市社區熱線整體情況,疏通堵點難點。制定市直部門協調臺賬,對供暖供電、物業服務等問題由市委兜底管理,街道社區小區逐一推動化解,凝聚合力、上下一體推進熱線問題解決。
同時,充分發揮“同心圓桌會”“吐槽大會”等民主議事協商載體,引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共建居民自治友好社區。2024年以來,共召開“同心圓桌會”380余次,協商解決群眾訴求80余件,滿意度達97.3%。
暖心服務 用情巧辦
“今天來到‘黛暑’托管班,參加了許多活動,上午學習舞蹈和唱歌,下午學習怎樣自救和急救他人的方法,在這里我能感受到老師們對我的關愛,還有同學們的熱情。”黛溪街道東城社區學生馬靖淇說。
鄒平市圍繞群眾需求,把社區辦公場所向居民活動場所轉變,打造了120處“紅立方”網格黨群服務站,開通“課后托管”“暑期托管”等延伸服務內容,打造“向陽花”公益課堂、“黛署”托管等特色服務品牌,用真心服務營造社區“熟人社會”,用暖心舉措換群眾認同。同時,社區廣泛動員志愿者、社會組織、“雙報到”黨員力量參與社區服務,先后吸收各類組織269家,發動志愿力量領辦“微公益”項目,建立“微公益”項目庫,啟動“薪苗計劃”“益小剪”“小河苗”等微公益項目26個,凝聚多方力量,提高社區服務水平。
(作者單位為山東省鄒平市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