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整合多方資源,以西江街道、鎮隆鎮、曹良村、榕木村、廉石社區等5個自治區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為基礎,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基層治理有效提升,持續深化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織密紅色網格,夯實治理根基
近年來,貴港市創新實施黨建引領網格管理“紅格善治工程”,優化設置“四類兩級”網格3.3萬個,建立屯級(網格)黨支部(黨小組)1.2萬個、小區(網格)黨組織1060個,推動9.6萬多名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下沉社區網格,以黨建“一根針”串起網格管理“千條線”,實現黨建賦能小網格,撬動基層大治理。
位于港南區江南街道廉石社區的三個老舊小區均建于20世紀80年代,屬于“三無”小區,普遍存在管網老化、墻面破損、屋頂漏水、停車位缺乏等共性問題,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成了小區居民的共同期盼。廉石社區以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紅格善治工程”為抓手,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進改造工作。發揮網格管理優勢,組織共建單位、小區黨組織、微網格長、網格員、黨員代表、志愿者等開展“敲門行動”,入戶發放意見征求表、組織業主和共建單位等召開座談會,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形成老舊小區改造清單,逐項落實樓頂補漏、重劃車位、安裝監控、硬化路面、安裝路燈、新增充電樁、增設健身器材等民生實事。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滿意度、幸福感顯著提升。
老舊小區改造后,缺少物業管理、衛生清潔難、電動車亂停放等新的治理問題開始顯現。對此,廉石社區黨委堅持“網格建到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規范各小區黨組織設置,并從小區網格中挖掘奉獻意愿強、群眾威望高、關心小區建設的人員,如老黨員、退役軍人、退休干部、熱心群眾等,協助小區成立業委會或管理小組,推動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實現居民自治。
提升服務能力,暢通“最后一米”
西江街道小江社區青云大橋至貴糖崗亭路段,是小江社區和貴糖社區9800多名群眾出行的必經之路。由于道路年久失修,路面破損嚴重,坑洼不平,一遇到暴雨天氣,道路積水嚴重,給居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街道觀察員接到居民反映后,聯合小江社區、貴糖社區工作者積極到現場調研,了解具體情況,收集民意,向上級反映青云橋底至貴糖崗亭路段道路破損問題。經過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決定對該段破損道路進行修補,硬化面積2135平方米,投入資金25.87萬元,獲得了居民的高度認可,切實解決了小區居民出行難題。
西江街道黨工委把“將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作為工作目標,切實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利用“難點問題書記一線辦”平臺,破解動力小區水表安裝等問題60余個;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動員黨員干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136件,切實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增強自治活力,激活“一池春水”
桂平市蒙圩鎮曹良村推行“黨建+屯級理事會”制度,搭建“紅色議事”黨群議事平臺。村黨組織牽頭,依托“一組三會”制度,組織黨員、村集體經濟代表、群眾代表、致富能人等多方力量,共同謀劃鄉村發展,解決鄉村治理難題,實現“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議事”。通過“紅色議事”平臺,村黨組織聯動經濟能人5名、返鄉干部12名,組織7名黨員領辦項目發展事項,2021年以來引進2家企業落地發展,帶領黨員群眾走上致富路。
2024年6月12日晚,廉石社區南郡名邸小區的籃球場燈火通明,這里正在開展“黨建+江南夜話”活動。“今天召集大家,就是想聽聽大家對小區安裝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的意見建議?!绷鐓^黨委書記李卓獻鼓勵居民代表積極發言。
回憶起2022年9月第一次組織“江南夜話”活動,李卓獻記憶猶新。因大部分群眾白天上班,于是,她和同事們晚上帶著兩盞燈、一個記錄本,與幾十名社區居民代表圍坐一起,討論社區建設大小事。“居民們提出了很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安裝監控攝像頭,第二天我們就聯系有關部門落實,得到了大家的贊揚?!苯涍^幾年的深化拓展,“黨建+江南夜話”已成為聽民意、集民智、解難題的重要平臺。
打造多方共治格局,匯聚最大合力
近年來,貴港市依托各類街區資源,創建更有溫度的服務載體,推動新就業群體與城市治理“雙向友好”。同時,積極打造“荷城志愿”服務品牌,將志愿服務融入基層治理。
港北區西江街道創建貴港市首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友好街區”,動員發展“暖新友好商家”100余家,開展暖“新”集市、夏送清涼等暖“新”活動,強化對新就業群體的關心關愛,將新就業群體團結和凝聚在黨的周圍。同時,引導800多名新就業群體參與清廉社區建設,75名新就業群體擔任“移動網格員”,通過安全隱患“隨手拍”、政策宣傳“隨手派”等方式提供“微服務”,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基層治理。貨車司機陸祖陽在送貨途中發現某條道路護欄拆除后有釘子未拆除,便將該隱患上傳至新就業群體移動網格員群。接收信息后,荷城驛站管理員立即將這一情況匯報到街道,街道觀察員再上報到市政管理處,當天,該道路上的釘子完成了拆除。
貴港市以社區為工作陣地,鏈接轄區新興領域黨組織力量,形成“市、區、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志愿服務聯動組織體系。推進“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有機融合,營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全覆蓋全類別全民參與的志愿服務良好氛圍。堅持以黨建引領作為“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的“紅色引擎”,推動社區常態化開展周二家長學校、四點半課堂、法律公益援助行、助愛你我她等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各類志愿者為社區服務,為基層治理注入人文關懷。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