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作為蒙西地區快遞物流企業、外賣行業的聚集地,擁有豐富的行業資源。近年來,青山區通過“1領2心3強化”工作模式,切實把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聚起來、人心暖起來、力量用起來,逐步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精準破題。
黨建引領
讓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找到“家”
青山區采取“行業優先管理+屬地保障管理”黨建工作模式。一是通過“單建+聯建”,推動符合條件的148家黨組織應建盡建,使黨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在新業態企業和新就業群體中有效擴大。二是通過“黨建+行業”的方式,將黨建工作滲透到管理服務閉環中。聯動多個職能部門組建“快遞外賣行業黨建聯盟”。依托包頭裝備園區組建全市首個快遞行業聯合黨支部,指導街道成立全市首家美團外賣騎手黨支部,實現快遞外賣行業黨組織應建盡建、黨員應納盡納。
暖心問需 同心共建
用心構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服務圈
青山區以服務強化情感連接,在“需求端”“供給端”雙向發力,實現需求在哪兒,服務就在哪兒。“一會”問需,鏈接資源實現“真對接”。組織召開新興領域問需會,共收集資源60條、需求61條,推動解決問題24個。“一圖”在手,助力快速定位“樓棟戶”。富強路街道在各小區明顯位置設置“外賣地圖”指引投送路線,解決網約配送員認路難的困擾。“一餐”解憂,傾情推出午餐“盲盒”。結合新就業群體用餐需求和工作時間,暖心推出“愛心午餐盲盒”,讓新就業群體吃出幸福滋味。“一網”布局,規劃布設暖心“充電站”。在全區黨群陣地和沿街商鋪打造265個形式多樣的“紅色蓄能站”,配備微波爐、充電寶、應急藥箱等服務設施,實現累了能歇腳、渴了有水喝、隨時能充電。科學路街道雅園社區“新業態驛站”提供24小時不打烊貼心服務。“一體”賦能,提檔充實暖心“服務包”。持續開展“青心護新”專題活動,相繼開展“小小紅蜂覓‘識’記”系列活動、“暖新生日會”等活動,連續兩年為快遞員、網約配送員舉辦“717騎士節”,讓黨組織成為新就業群體的“暖心人”。
全面引導快遞員、網約配送員入“網”、入“群”,引導“小哥”主動“接單”幫助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解決緊急購藥等需求,并發動“小哥”參與社區環境治理等活動,用“新新之光”點燃治理新動能。成立志愿服務隊,各街道(鎮)組建“騎”心協力、“快遞小哥新力量”等志愿服務隊,通過“隨手拍”上傳解決問題200余件。制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積分管理激勵辦法》,助力網格化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建立“小哥議事會”平臺,圍繞社區網格為老服務、安全排查等問題,常態化議事傾聽新就業群體聲音。537名快遞員、網約配送員任職社區“流動網格員”,33名網約配送員被聘為食品安全監督員。聘任“小蜜蜂”志愿義警,動員新就業群體加入社區志愿義警行列,通過“小蜜蜂”大比武活動,為優秀“小蜜蜂”頒發義警聘書,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治理對象”轉變為“治理力量”。
強思想 強能力 強典型
用情構筑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加油站”
強化思想引領,把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黨紀學習教育融入新興領域黨組織“三會一課”。常態化開展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群眾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慶祝活動23場,覆蓋新興領域黨員300余人。全覆蓋選派黨建工作聯絡員和指導員400余名,從精兵強將入手,抓牢抓實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思想政治工作。印發《青山區“兩企三新”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的工作方案》《黨支部小紅書》,明確17條規范建設要求、25項具體工作指南,實現有序運轉。
強化能力提升,創設“小哥學院”,開設技能提升課、安全培訓課、興趣課等10大類課程,現已授課10期,受益快遞員、網約配送員212名,助力打通勞動力有序循環。舉辦“春風行動”系列招聘活動,開展線下招聘會19場、直播“帶崗”6場,發布崗位8465個,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多樣就業崗位。揭牌成立“青山區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一站式調解工作室”,推動新就業群體勞動糾紛一體化解。
強化典型帶動,樹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先進榜樣。包頭市雷鋒車隊志愿者協會第一黨支部等14個黨支部獲評“包頭市2023年度堅強堡壘支部”稱號。開展“新”人“新”事案例征集活動,共征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人物故事,各職能部門關心關愛舉措百余條。開展物業行業黨委“暖心事”評比活動,實現社區基層黨建與物業行業黨建有效銜接。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青山區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