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中央社會工作會議提出“要把加強新興領域黨的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的明確要求。抓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關鍵在于適應經濟社會深刻變革的新形勢新要求,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以改革精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黨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有效破解黨建工作誰負責、黨組織怎么建、如何起作用、對黨員如何教育管理、如何服務好群眾等難題,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根本原則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加強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根本原則。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面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中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思想觀念多元、利益訴求多樣的新形勢,新興領域的黨建工作要把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始終。一是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教育引導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好。二是要加強政治引領,面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他們的政治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要不斷優化新興領域黨建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構建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統籌協調、社會工作部門指導推動、行業部門各負其責、鄉鎮(街道、園區)屬地管理的工作格局。
以提高黨建質量、做到“兩個覆蓋”為重要目標
在新興領域中,黨建工作不僅要做到“有形覆蓋”,更要實現“有效覆蓋”。這要求在擴大黨的組織覆蓋面的同時,更要注重提高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對于組織的設置,要堅持分類組建,堅持“邊摸排邊組建”工作思路創建黨的組織。一是在新經濟組織中探索單獨組建、區域聯建、龍頭領建、樓宇合建等方法,推動科技領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現應建盡建。二是在新社會組織中注重“攻堅”覆蓋,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黨建攻堅行動,采取“單建+聯建”“行業+區域”“功能+實體”等形式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建立黨組織。三是在新就業群體中將工作范圍相對固定的快遞員、網約配送員編入線下站點黨支部,嘗試將平時不見面的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編入新業態企業“云上黨支部”,將其他分布較散的流動黨員就近就便編入社區黨支部,實現全部納管。
建立黨組織只是第一步,關鍵要發揮黨組織的作用。一是要把服務中心大局作為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黨建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以黨建引領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為新興領域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二是要緊盯新興領域就業群體的發展趨勢,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構建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黨建工作體系,推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提質增效。三是要對已建立基層黨組織的企業要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黨建巡查,督促其正常開展組織生活,防止“邊建邊癱”現象蔓延,常態做好“空殼、空掛、空轉”黨組織整轉工作,不斷提高黨組織運行質效。
以抓好總部龍頭、強化示范帶動為有效途徑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做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既需要閃閃發光的“滿天星”,也需要頂天立地的“大塊頭”;既需要全面覆蓋、整體提升,也需要重點發力、標桿引領。通過加強總部和龍頭企業的黨建工作,“抓總部帶全網、抓龍頭帶全鏈”,可以帶動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黨建工作,形成黨建工作的強大合力。一是由縣級以上“兩新”工委直接聯系指導,重點幫扶規模大、黨建工作示范性好的重點新興領域黨組織,釋放其頭部示范帶動效應。二是要鼓勵和推動龍頭企業定期組織開展黨建聯建,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信息聯通、訂單共享、產能對接、品牌同建,推動各類生產要素在“鏈”上企業間高效流轉,將黨建的影響力輻射到“鏈”上,實現產業鏈黨建“聚勢共贏”。三是要積極探索建立龍頭企業推動產業鏈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使其在引領和帶動鏈上黨建聯建活動中持續發揮作用,真正形成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優勢。
以堅持與時俱進、注重開拓創新為重要舉措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新興領域本身就是創新的產物。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要緊密結合行業發展實際,注重開拓創新,適應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和新特點。一是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黨建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實現新興領域黨員信息的實時更新和動態管理。二是要積極探索黨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徑。如建立黨建聯盟、開展黨建共建等活動;加強與新興領域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探索創新網絡直播、社交電商、網約家政等新興行業的黨建工作模式,確保黨建工作能夠覆蓋到最活躍的地方。三是要創新組織生活形式。指導新興領域黨組織結合自身特點,創新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不斷增強黨組織活動的吸引力。
以聚焦凝心聚魂、全心全意服務群眾為著力點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關注新業態發展,堅持網上網下相結合,做好新就業群體的思想引領和凝聚服務工作。”新就業群體人數眾多、類別復雜多樣,工作的穩定性相對較弱,對于服務工作也有更高的要求。新興領域黨組織要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切身利益,切實解決好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群眾的貼心人,讓新興領域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的“主心骨”。一是要強化服務群眾的意識。始終站在群眾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規劃路徑、制定決策并付諸實踐。二是要增強服務群眾的耐心。能否對群眾服務到位,還需要長期堅持的耐心、艱辛細致的工作、不怕麻煩的努力。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解決他們面臨的難題,扎扎實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困難最憂慮最急迫的實際問題。三是要創新服務群眾的方式。通過收集和分析群眾的需求、意見和建議,更好地了解群眾需求,制定更為精準的政策和措施。利用社交媒體與群眾進行宣傳與互動。通過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傳播政策、法律法規等信息,定期發布政策解讀、權益保障等信息,提高政策透明度,有助于逐步提高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水平。
(作者張加華系中共江蘇省委黨校黨史黨建部主任、教授;嚴瑋涵系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碩士研究生)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