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各地廣泛開展的志愿服務活動中,女性作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以其細致入微、潤物無聲的獨特方式影響著鄉村基層治理的方方面面,有力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無論是女性志愿者,還是服務于鄉村女性的志愿者隊伍,我們都能夠看到“她”力量在持續發揮積極的作用。值此“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之際,本期“志愿風采”欄目以“女性·志愿者”為主題,推介多地在女性參與志愿服務或為女性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典型案例,展現巾幗風采。
重慶市北碚區施家梁鎮施家梁村轄區面積1.9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000余人。村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現有黨員88名。因地處城鄉結合區域,距離城區較近,村里青壯男子大多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婦女比例高,老齡化、空心化現象日益突出。這一現狀導致社區凝聚力下降、鄰里關系疏遠、矛盾糾紛頻發等社會治理問題的出現,亟需治理新模式和新力量的介入。同時,城鄉差異化使得村民需求更加多元,對改善鄉村環境衛生、發揮自治組織作用、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志愿服務組織在施家梁村蓬勃興起,成為滿足留守婦女和群眾多樣化需求、增強社區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其中,“施家大姐”志愿服務隊以關愛、團結、互助、進步為宗旨,通過探訪、互助、調解等多元化服務,推動鄉村治理與文明建設。“施家大姐”有效融合多方力量,在各級層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探索出鄉村治理新路徑,為農村社會發展帶來了積極變革。
以專業服務促共建意識
施家梁鎮堅持黨建引領,匯聚黨員、群眾、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多方力量打造了“施家大姐”志愿服務隊,推動村莊變美、矛盾變少、民風變好,干部干事創業激情愈發高漲,群眾美好生活的畫卷徐徐展開。
創新載體,激活低齡老人活力。全鎮堅持把老有所為同老有所養相結合,鼓勵低齡老人發光發熱。村里選拔55~75歲年齡段的低齡老年女性,有效融合黨員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組建“施家大姐”志愿服務隊。結合村民需求,鏈接區民間藝術節協會、區職業教育中心、區社區教育學校等資源,向下延伸出“施予樂”文藝宣傳隊、“施予愛”志愿服務隊、“施予美”環境美創隊、“施予巧”公益手工隊、“施予德”政策宣講隊共五個分支隊伍,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充實力量,提升專業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協調聯動作用,引進專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助力,創新“專業+志愿”模式,完善志愿服務機制,規范志愿者管理程序。聯合鎮相關崗位人員,定期對志愿者開展社會治理、文藝服務、衛生健康知識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打造“骨干商議會”“施家茶話角”“井上添畫”“銀絲坊”“周二民情接待日”“大姐有話說”等服務項目,開展“全民閱讀”“施家手工坊”“施家瓷刻”“文明禮儀引導”“周五全民動手日”等實踐活動700余場次,累計服務村民2萬余人次,村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積分激勵,強化村民共建意識。堅持志愿同行、全民參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依托,探索實施志愿積分管理機制。村企合作打造“愛心超市”,設立產品兌換展示區,明確兌換標準?!笆┘掖蠼恪敝驹阜战M織發揮積極帶動作用,動員村民積極參與村莊共建活動獲得志愿積分,并可統一兌換成商品,進一步激勵群眾作為。同時,將黨員年度積分情況作為本年度民主評議黨員、評先評優的直接依據,將普通群眾年度積分情況作為“最美系列”評選項目的重要依據,有效激發農村新活力。
聚多方力量建美好鄉村
聯動多元主體,優化志愿服務體系。施家梁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志愿服務站”建設成效顯著,通過加強志愿者培訓,提升服務品質,進一步優化志愿服務體系;拓展服務內容,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務效率,并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宣傳推廣,推動志愿服務事業的發展。上述諸多舉措不僅為志愿者提供了服務社會的平臺,更通過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務體系,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自“志愿服務站”設立以來,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萬小時,惠及群眾超1萬人次,充分展現了志愿服務的力量。
激發服務動力,助推社區和諧發展。“施家大姐”志愿服務隊現有志愿者78名,通過文化表演、垃圾分類、慰問老人等活動,以及“施家茶話角”等社區治理服務項目,有效促進了社區和諧?!笆┘掖蠼恪敝驹阜枕椖揩@得北碚區2021年、2022年十佳志愿服務項目,“施家茶話角”項目榮獲北碚區公益項目創投大賽一等獎。2023年,施家梁鎮以“施家大姐”作為鄉村治理典型事例,成功創建重慶市鄉村治理示范鎮。施家梁鎮施家梁村獲得2024年重慶市志愿服務先進典型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
注入志愿活力,探索鄉村治理路徑。“施家大姐”志愿服務隊全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0余次,其中,理論宣講20余場,覆蓋群眾1000人次,有效傳播了黨的聲音,提升了群眾的思想覺悟。志愿服務隊實施的“銀絲坊”助老志愿服務關愛行動,提供康復理療、心理疏導、上門義診等服務百余次,顯著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爸芏袂榻哟铡薄爸芪迦駝邮秩铡薄笆┘沂止し弧薄鞍珈n家園行動”“大姐有話說”“最美系列”等微品牌,累計收集鄰里矛盾、民生實事、征地相關矛盾糾紛160余件,解決糾紛150余件;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100余場次,為基層社會治理建設和鄉村文明培育注入了強大活力,形成了“以少數帶動多數、以個人帶動家庭、以家庭帶動村社”的鄉村治理有效路徑。
(作者單位:重慶市北碚區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