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緊圍繞凝聚服務群眾,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建設等措施,實名注冊并參與服務的志愿者人數從2018年的91萬人增長到2024年的279萬人,注冊志愿服務組織(隊伍)6.5萬支,發布項目60萬個,服務時長2.5億余小時,志愿服務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堅持黨建引領
健全志愿服務體制機制
堅持高位推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志愿服務工作,強調要聚焦服務大局,扎實做好凝聚服務群眾工作,更好回應群眾關切、維護群眾利益,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并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
健全法規體系。廣西先后出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志愿服務條例》《關于推進廣西志愿服務制度化的實施意見》《廣西優秀志愿者守信聯合激勵加快推進志愿者信用體系建設的行動計劃》等20余份政策文件,為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最完善的西部省份之一。
完善工作格局。自治區層面以及14個市全部建立了志愿服務協調小組并成立志愿服務聯合會,111個縣(市、區)中已有三分之二以上成立志愿服務聯合會,形成了黨委社會工作部牽頭抓總、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志愿服務聯合會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堅持引導發展和規范管理并重
建強志愿服務隊伍
分類引導,壯大志愿服務隊伍。通過“桂志愿”系統將志愿者按服務領域或行業分為社區服務、鄉村振興、應急救援等20個大類。大力發展黨員、團員志愿服務隊伍,占志愿者總數比例為24.8%,已成為各類志愿服務的骨干力量。鼓勵“五老”人員、群眾性活動骨干等人員,組建群眾身邊的志愿服務隊。例如,柳州市麒麟街道譚永真利用自己的餐飲店,為網約配送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提供休息座椅、免費飲用水、充電等服務,讓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感受到貼心溫暖。
加強培訓,提升志愿服務能力。廣西堅持“培訓與使用并重”“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分級、分層、分類對廣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進行培訓。舉辦廣西志愿服務骨干人員培訓班1000余場,培養全區志愿服務骨干2萬余名,大力提升志愿服務專業化水平。引導志愿服務組織廣泛開展政治理論、志愿服務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持續增強廣大志愿者服務能力,提升志愿服務質量。在“桂志愿”系統上線志愿者學院,根據不同類型的志愿服務需求,提供菜單式、結構化、階梯型培訓課程,方便志愿者快速學習掌握,從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規范管理,增強志愿服務水平。堅持引導發展和規范管理并重,指導志愿服務組織完善內部治理,依法依規開展活動,提升社會公信力。依托“桂志愿”系統,為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在登記注冊、活動發布、服務記錄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的技術支撐,使供需雙方對接更加便利。以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和公益創業賽為牽引,推動志愿服務項目化、規范化,自2018年起,連續舉辦四屆廣西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共評選出特別獎3個、金獎18個。
堅持圍繞中心大局
健全志愿服務供給體系
在助殘幫困、科普支教、醫療義診等方面,廣大志愿者主動參與、積極作為,成為增進民生福祉、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在防災救災中,廣大志愿者不懼風雨、迎難而上,成為黨和政府扶危濟困、溫暖人心的得力助手。在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重要活動中,廣大志愿者傾心付出、真誠奉獻,成為講好廣西故事、展示廣西形象的亮麗名片。
積極服務中心工作。在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上,發揮志愿服務凝聚思想共識、聚攏人心的作用,累計開展志愿服務項目15.7萬個。在服務產業園區建設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勸導、助力招商引資等志愿服務項目600余個。在參與平陸運河建設中,志愿者開展政策宣傳305場次,協助化解矛盾糾紛72件,幫助800余戶4000多人完成搬遷,為運河沿線1050名60歲以上的長者拍攝老人與老屋“紀念照”,為平陸運河建設者開展“送健康下一線”“關愛青年建設者”等志愿服務活動。
扎根社區服務群眾。開展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工作,堅持把社區作為志愿服務的主陣地主場景,引導教師、醫生、律師等專業志愿者深入城鄉社區,為基層群眾提供專業化、高質量的志愿服務,累計組織107萬人次參與關愛特殊群體項目4.4萬個,418萬人次參與衛生保健項目8.1萬個,45.54萬人次參與體育健身志愿服務項目7255個。
開展國際服務交流。近年來,廣西59家單位面向東盟國家在醫療救助、扶貧濟困、技術支持等領域開展了102個志愿服務項目,覆蓋全部東盟國家,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在推動國際交流、促進民心相通、傳播中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相關單位先后選派15批醫療志愿服務隊赴老撾、柬埔寨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8244例,得到當地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自治區積極推動開展面向東盟國家友好交流志愿服務“種子計劃”,資助孵化面向東盟國家的志愿服務項目。相關部門聯合共青團廣西區委、自治區外辦開展中國(廣西)—東盟青年手拉手活動,進一步促進廣西與東盟國家志愿服務合作與交流。廣西云彩社會服務工作中心按照廣西社會工作服務標準,先后為緬甸仰光伊甸殘疾兒童中心、越南河內康復中心培養100余名志愿者骨干。
積極弘揚志愿文化。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有時間做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能幫就幫,敢做善成”成為社會新風尚。廣西以大型賽會和常態化服務為依托,通過推廣“社區鄰里守望”“小青芒”“桂姐姐”等一大批志愿服務品牌,引導廣大志愿者在關愛他人、服務社會中,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國家情懷,傳播愛心善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單位開展“云上故事會”“志愿足跡”等主題活動,引導志愿者在身體力行中感悟志愿精神。相關部門通過選樹“優秀志愿者”“優秀志愿服務組織”等方式,引導各地加強志愿服務典型宣傳,講好志愿服務故事,激勵更多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
廣西將結合區域實際,加強服務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聚焦“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深化志愿服務標準化、品牌化、項目化、專業化建設,努力推動廣西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貢獻志愿服務力量。
(本文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陳小迪(實習生)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