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西部繭絲綢織造新城,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蒙山縣立足本地繭絲綢產業資源優勢,依托繭絲綢行業綜合黨委,凝聚產業鏈上村黨組織、合作社黨組織、龍頭企業、涉企涉農部門等各方力量,為繭絲綢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紅色動能”。
構筑全產業鏈黨建
按照“行業綜合黨委+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黨員+農戶”的模式,成立1個縣繭絲綢行業綜合黨委和4個鄉鎮級桑蠶行業綜合黨委,構筑“1+4”全產業鏈黨建架構,覆蓋種養、加工、銷售、服務等整個產業鏈條,將繭絲綢產業鏈上的桑蠶合作社、建制村、繭絲綢企業、縣直單位等70多個黨組織凝聚起來,500多名黨員下沉到產業鏈各個環節,形成“行業綜合黨委―鏈上黨支部―黨員―企業(農戶)”共同發力。建立行業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推動資源共享、服務共推、事務共商、發展共促。
全面推進“兩個覆蓋”
提升繭絲綢企業和合作社黨組織的覆蓋率,推進企業黨支部建設,全縣規上繭絲綢企業成立黨組織占比達98.5%。對暫不具備單獨組建黨組織條件的企業,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建立群團組織等方式,同步實現黨的工作覆蓋。同時,將企業優秀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吸納進黨組織,帶動職工素質和業務能力雙提升,促成了繅絲、煉白等環節技術革新。在蒙山縣絲綢產業園,先后涌現出廣西華虹蠶絲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委員勞顯蘭等黨員技術能手17名。
部門聯動紓困解難
加強對繭絲綢產業發展的統籌指導,整合縣科技工信、農業農村、市場監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22個部門力量,以黨員活動日、企業服務日等活動為抓手,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廠門口、車間里,確保繭絲綢產業有序發展。梳理形成企業待辦問題清單,對能夠限時解決的問題由鏈上黨支部馬上協調解決;不能馬上辦的限定日期辦結,由行業綜合黨委協調解決。
頭雁先鋒助農增收
繭絲綢行業綜合黨委把繭絲綢產業當作“書記工程”來抓,黨組織書記利用空閑時間深入蠶農家中了解情況,幫助農戶解決種養、銷售等難題。與繭絲綢企業華虹公司黨支部開展黨建聯建,建立小蠶共育基地,配備催青室、貯桑室、育蠶室、消毒池、控溫補溫設備等,在共育基地把小蠶統一育到四齡后分發給農戶,做好從養蠶、結繭到蠶繭收購等環節一站式服務,同時推廣旋轉上簇、自動化養蠶等技術,全面提高蠶繭產量和質量。通過黨委統籌、支部引領、黨員帶動,全縣80%蠶繭質量達到5A標準,養蠶收入每張增加500~750元,2024年蠶農人均增收3萬多元。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蒙山縣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