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南陽雅民農牧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昭走上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分享了她扎根農村、帶領鄉親蹚出生態循環農業致富路的奮斗故事。
“80后”的趙昭出生在南陽市白河岸邊,從小與“南陽黃牛”這一地方特產相伴,卻因求學與養牛鮮有交集。大學畢業后,她做了一個讓大家都想不到的決定——回鄉養牛。“我覺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考上大學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離開落后的家鄉,而是要回來改變家鄉的落后。”面對親友“養牛又臟又累”“姑娘家你懂養牛嗎”等各種勸阻,她卻毅然決然返回家鄉,貸款買牛犢、建廠房,沒有技術,便抱著專業書籍啃“硬骨頭”;沒有經驗,就向村里的“牛把式”請教,從50頭牛起步創立養殖合作社。趙昭介紹,經過多年努力,她目前流轉養殖基地225畝,飼養肉牛4000頭,同時流轉種植土地2000畝,實現種養結合。合作社帶動周邊500多農戶致富增收,她成為大家心中信賴的“牛倌”。
“我最欣慰的是能夠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帶動更多鄉親們改變多年來傳統低效的生產方式;通過探索糞污資源化利用的途徑和方法,把腐熟發酵的牛糞作為種植雙孢菇、養殖蚯蚓的基料,打通生態循環鏈條,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趙昭說。
趙昭表示,農村需要年輕人,農業需要年輕人。對年輕人來說,農村和農業都是大有可為的天地。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