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馬鞍山市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學習運用“六尺巷工作法”,堅持黨建引領接訴即辦,建設升級“民聲呼應”工作平臺,全面整合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信訪平臺等來訪辦理渠道,實現群眾訴求統一歸集、統一交辦、統一回復。截至目前,解決群眾訴求58.55萬件,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完善工作體系
構建全鏈條高效能工作機制
把落實完善黨建引領接訴即辦、建設升級“民聲呼應”工作平臺作為黨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市委書記牽頭領辦,各地各部門同向發力,推動形成統一高效的工作體系。
強化統籌協調。整合各方資源力量,綜合社會治理、文明創建等重點工作,一體化推進“民聲呼應”工作部署,推動“民聲呼應”工作從分散管理向集中統一轉變、從單打獨斗向統籌聯動轉變、從解決單個問題向注重源頭防范轉變。
強化上下聯動。市“民聲呼應”專班多次到一線實地調研,指導推動縣區建立“民聲呼應”工作專項機制,各街道(鄉鎮)明確專人負責“民聲呼應”工作。全市統一案件交辦渠道,實現“一單到底,上下統一”,解決多頭交辦問題,減輕辦件負擔。
強化調度督導。市級每周開展工作會商調度,分析研判重點領域風險和重點信訪案件,建立落實“三單一報”工作機制,即重點問題交辦單、隱患風險提示單、疑難問題督辦單和每月工作通報,常態化推進工作高質量開展。
形成工作閉環
推動全流程高質量服務群眾
堅持以服務群眾需求為導向,全面梳理群眾來訪訴求事項,分類施策,把好事做實做好。
主動領題。實施“敲門問需、書記解難”等行動,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深入群眾家中,發現并解決群眾需求,結合實際領辦基層治理項目。圍繞小區治理等突出難題,開展“金點子”人民建議征集活動,收集群眾各類建議。
用心解題。開通市縣鄉村四級“信訪門診”,打破窗口“只掛號不看病”的局限,推動部門負責人、業務骨干等坐班問診,通過常態化“坐診”、面對面“問診”、多部門“會診”、派單式“出診”等形式,接待幫助群眾1.9萬人次;梳理群眾評價不滿意事項,逐個分析研判,視情提級調度,發動屬地、部門等共同化解群眾困難。
長效破題。針對群眾反映問題較多的物業矛盾、電梯安全、辦事難等問題,開展物業矛盾化解、電梯維修更新、聯合執法進小區等專項行動,累計化解業主與物業矛盾1000多件,維修更新15年以上老舊電梯110部,深入200多個住宅小區開展聯合執法;推進“無證明城市”建設,實現50類證明材料免提交;改造50多個“口袋公園”滿足群眾健身需求,減少廣場舞噪聲擾民等問題。
強化業務培訓
打造高素質專業工作隊伍
市、縣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分別開展工作培訓,著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服務一流的工作隊伍。
打造一流辦件隊伍。舉辦“民聲呼應”訴求辦理工作培訓會,開展接線接訪業務練兵比武活動,推動全市500多名一線群眾訴求辦理人員深入理解辦理工作規范和要求,提升自身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
打造專業處置隊伍。圍繞物業矛盾化解、綜合執法等開展專項培訓,編印學習工作手冊,邀請行業專家、業務骨干等采取案例教學的形式,為2300多名調解員、社區工作者等講述法律知識和實戰技巧,提升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打造專業服務隊伍。組織5000余人次參加村(社區)干部輪訓班,建設完善鄉村干部實訓基地。結合為基層減負工作,精簡社區公共服務事項,試點推廣“一專多能”的社區工作全科人才網格服務模式,實現群眾“只進一扇門,能辦所有事”,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