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柔肩扛重任,以滿腔熱情埋頭干,從一個“黃毛丫頭”成長為被村民信任的“小蓋書記”;她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解放思想、真抓實干,用實際行動帶領村民致富實現“強村夢”;她立足村情實際,發展特色產業,促進民族交融,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她就是遼寧省盤山縣陳家鎮朝鮮族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蓋金。她先后獲得“中國鄉村和文化帶頭人”“遼寧優秀黨務工作者”“遼寧省三八紅旗手”“遼寧最美青年”“遼寧省青年五四獎章”“遼寧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榮譽稱號,當選遼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在她的帶領下,朝鮮族村先后獲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遼寧省三變改革典型示范村”“遼寧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遼寧省美麗示范村”“遼寧省法治示范村”等榮譽。在朝鮮族村工作的5年里,她始終把帶領村民致富作為奮斗目標,把改善村民生活當作頭等大事,用不忘初心的熱情,在田園阡陌間逐夢“基層山海”。
總有田間一縷風 點亮鄉村振興夢
2020年5月,“85后”的蓋金擔任陳家鎮朝鮮族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朝鮮族村是陳家鎮唯一一個少數民族村落,總面積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9.4畝,戶籍人口87戶243人,約76%的青壯年出國務工,常住人口僅29戶58人,且多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收入不高,是典型的“三無村”“空殼村”。蓋金能否頂得住壓力、協調好各種關系、帶領村民走出一條致富路,各種質疑聲成為村民們茶余飯后的消遣談資。
當得知村里多是年紀較大的朝鮮族阿姨后,蓋金很焦慮。“年輕人太少了,怎么才能致富?”憑借多年工作經驗,她走進群眾,傾聽村民呼聲,收集社情民意。在挨家挨戶了解情況的過程中,她發現了村子里的“寶藏”,那就是朝鮮族村特有的民俗民風——村里阿姨各個都有做醬菜的好手藝。“腳下的黑土地,撒種就結果,醬菜的原材料都可以就地取材。”
千淘萬漉雖辛苦 總有云開霧散時
把好“脈”后的蓋金,決定在村里推行“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模式。她鼓勵村內種植戶創辦“昌赫專業農民種植合作社”,引導村民認同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的發展優勢,讓村民們緊抱成團,發展村集體經濟,改變村民自產自銷朝鮮族特色食品成本過高、質量參差不齊的弊端。2020年6月,在上任僅一個月之后,蓋金利用從各級各部門爭取到的投入類和扶持類財政資金30萬元,盤活村內閑置資產,創建了“金順醬菜廠”。
“醬菜叫什么名字,怎么才能體現本地特色呢?”蓋金邊干邊琢磨。“咱們都是女同志,朝鮮族的大姓也有金,我的名字里也有金,就把這品牌叫作‘金娘子’。咱們一起努力,把品牌做大做強!”通過這些日子的相處,這位年輕女干部的果敢干練讓村民信服,聽了這個名字,大家紛紛叫好。“金娘子”從此成了金順醬菜廠的招牌,也成了蓋金帶領的致富路上逐夢人的代號。
“名字是有了,可醬菜有那么多種,到底該選哪個?”蓋金決定將判斷標準交給市場。在廠房籌建那段日子里,她每天下班后便帶著阿姨們做的幾十種醬菜到多個夜市擺攤。經過三個月的售賣,最終她確定了米腸、辣椒醬、地瓜秧等9種朝鮮族特色產品作為主打產品。
為保證產品原材料優質,蓋金倡導就地取材,發展“庭院經濟”,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統一蔬菜種植標準,在保證原材料綠色、安全的同時,帶動村民增收。2021年,蓋金成功將“朝鮮族金娘子醬菜技藝”申報為市縣兩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娘子”醬菜品牌先后獲得遼寧省優秀創業創新項目、“盤錦有禮”城市禮物產品、第二屆紅海灘杯全國征集盤錦有禮文創賽第一名等各項殊榮。
甘當服務星星火 愿做共富燎原人
金順醬菜廠開始盈利后,蓋金并不滿足于此,她覺得村子還有巨大潛力。她發現朝鮮族的酒也極具特色,在進行市場考察后,她前往本溪朝鮮族聚居地學習古法釀酒技藝,深入挖掘朝鮮族酒文化,補齊產業鏈條。2021年12月,“金順釀酒坊”項目正式建成投產。蓋金還發現玫瑰種植和加工也有很好的市場前景,她決定從山東省平陰縣引進漢莎玫瑰和重陰雙瓣玫瑰,庭院經濟迎來了新成員。玫瑰花餅、玫瑰花醬也正式加入了“金娘子”的大家族。
盛夏時節,那片栽在醬菜廠、酒廠旁的嬌艷欲滴的玫瑰花海吸引了眾多游客,成為朝鮮族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蓋金決定發展鄉村旅游經濟,把民族文化轉化為生產力,把鄉村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呈現在大眾面前。2022年底,蓋金打造了“玫瑰花海民宿項目”。主動對接多個旅游公司,以“非遺文化科普親子研學體驗一日游”“朝鮮族民俗體驗一日游”等活動為主題,把鄉村旅游打造成村集體經濟亮點,發展民俗休閑觀光游。寒來暑往,村里每年都會吸引來眾多游客參觀旅游,他們或是換上朝鮮族服飾,品嘗朝鮮族特色醬菜和自釀的紅玫瑰酒;或是三五成群漫步田園,欣賞小村莊里特有的風景;或是向朝鮮族阿姨們虛心求教,努力學習幾道地道的朝鮮族小菜,讓廚藝更上一層樓……一條集游、購、住于一體的旅游服務鏈條,在朝鮮族村逐步成型。
蓋金還探索“互聯網+”,讓手機成為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兒。2024年1月,蓋金注冊了新媒體賬號,開通“陳家鎮線上集市”,打造“鄉村煙火氣 線上來趕集”內容,定期開展助農直播活動。朝鮮族村的特色產品、其他鎮域內兄弟村的農副產品以及盤錦地標性產品河蟹、大米累計2萬余單都通過直播間走上“云端”,實現了真正的“出村進城”。
她說:“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把朝鮮族鄉村振興做成一個樣板,帶動更多的農村區域共同發展,把更多的人才留在家鄉的土地上,大家一起想辦法,實現鄉村共同振興!”
(作者單位:遼寧省盤錦市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