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天津重要講話中強調,“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是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務。”同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天津市西青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超大城市近郊的區位特點和發展定位,以改革創新精神探索出一條大都市近郊社會工作的新路,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打造新時代社會工作的“西青樣本”,可以為超大城市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一個可借鑒的范例。
建立健全有機連接的社會工作領導機制
為增強社會工作整體效能和統籌領導,西青區建立起上下貫通、統一歸口、權責明晰、有機銜接的社會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優化“兩新”工委運行機制,發展完善工作會議、直接聯系點、述職評議等特色制度,基本實現重點領域黨建“一對一”領導全覆蓋;建立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在天津市率先理順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機制,基本形成全區“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社會工作體系。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重要核心作用,是將社會治理的體制機制建設不斷推向更新層次、更新高度和更新境界的關鍵一招。
突出抓好新興領域黨的建設工作
為增強黨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和新就業群體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西青區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實踐,取得一定成效。新經濟組織黨建注重“引領+賦能”,推行“書記項目”工作品牌,在探索黨建惠企的有效路徑上用力。新社會組織黨建注重“規范+服務”,開展行業協會商會“黨建領航·青會善為”專項行動,在黨建引領行業協會商會健康發展上持續用力。新就業群體黨建注重“凝聚+關愛”,探索“雙找一核”工作法,整合新就業群體服務的集群效應,推動新就業群體從“治理對象”向“治理力量”轉變。
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取得新實效
西青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形成“機制統籌、專班推進、部門落實、居民參與”的建設新思路,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全面升級。實施“紅色領航·片區精治”行動,探索建立“1+6+8+N”(片區精治、六治融合、八類模式、N項重點)的基層治理體系;開展“一網四聯·細治入微”工程,健全網格運行工作機制,落實“一網統管”;推進黨群服務中心改造工程和善治“金鑰匙”工程,形成“小辦公大服務”黨群服務矩陣;持續推動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減負賦能,取得階段性實質成效。這些行動切實體現了“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及時響應了新時代民生訴求的新變化,居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
西青區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刻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把各項服務群眾工作做深做實。緊密結合西青實際,開辟“線上+線下”人民建議征集渠道,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打造志愿服務體系,創新打造“四百四微”志愿服務項目,組建平安巡查、鄰里互助、矛盾調解等“5+N”社區志愿服務隊伍,促進形成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
打造政治堅定的社會工作者隊伍
為適應新時代社會工作新要求,西青區積極推動社區工作者職業化、專業化、年輕化,促進各領域、各行業、各層次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協調發展,涌現出一批品牌化的志愿者隊伍和先進的志愿者個人,選優配強新興領域黨組織書記,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心系群眾、服務社會、作風過硬的社會工作干部隊伍。不斷完善社會工作制度體系、責任體系、工作體系,進一步調動了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引導廣大基層干部群眾關心支持參與社會工作,為實現黨的奮斗目標聚智聚力。
堅持黨的領導和以人民為中心,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是持續彰顯中國式現代化制度優勢、豐富和拓展城市文明新形態的重要路徑。天津作為高度現代化的超大城市,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將不斷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作為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重大任務,探索一條既有天津特點、又符合超大城市發展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為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西青樣本”和“天津經驗”。
(作者賀寨平系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社會學系教授,李曉菁系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社會學系講師)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