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治理成效如何,基層干部是決定性因素。”近年來,天津市西青區從優化人員選配、強化專業培訓、嚴格管理保障、創新使用方式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社區工作者“選育管用”全鏈條,著力打造基層治理“生力軍”。
廣納賢才科學選配,優化隊伍結構
“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西青區堅持嚴標準、明規范、通渠道,多措并舉持續壯大社區工作者隊伍。
嚴格政治把關,擰緊“入口閥”。堅持突出政治標準,樹牢選人用人“硬杠杠”,持續擦亮社區工作者隊伍“底色”。嚴格落實社區“兩委”班子候選人初步人選三級聯審制度,堅決把不符合條件的人擋在門外。針對新招聘社區工作者,選派精干力量組成考察組,確保社區工作者隊伍整體政治過硬,素質達標。
規范招錄聘用,疏浚“活水源”。制定《西青區社區工作者三年招聘計劃》,規范招聘流程與標準,完善公開透明的選人機制。持續加大從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應屆畢業生中招聘社區工作者的力度。2024年度新招聘社區工作者94人,平均年齡26.4歲,本科及以上學歷100%。按照職住兼顧、就近分配原則,科學安排崗位,提升新入職人員留存率。
暢通發展渠道,拓寬“蓄水池”。建立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儲備庫,打造老中青相結合的人員梯隊。暢通公務員、事業單位專項招錄渠道,通過擇優遴選,目前,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已有17名轉為事業編,16名選拔為公務員。
聚焦專業精準培育,錘煉過硬本領
“學所以益才也,礪所以致刃也。”西青區積極構建“區―街鎮―社區”三級培訓架構,以差異化賦能思路,打造培育工作“青雁矩陣”,不斷提升社區工作者素質能力。
開展專業賦能,提升培訓針對性。開展“社工大講堂”暨社區“兩委”專職培訓,重點提升社區“頭雁”面對社區治理重點難點問題的攻堅克難能力。開展“雛雁起航”暨新招聘社區工作者初任培訓,助力新入職社區工作者全面了解社區工作,樹立服務群眾的理念。開展“社工優才訓練營”,鼓勵、引導社區工作者骨干參加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目前,西青區社區工作者中持證人數達768人,為歷史最高水平。
打造“導師帶徒”互促成長新模式。由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和經驗豐富的社區工作者擔任“導師”,與青年社區工作者組建學習小組。通過日常伴隨、言傳身教,幫助“學徒”深化對社區工作的理解和認識,強化服務與責任意識,補齊能力與經驗短板,實現互促共進。近三年來,西青區已形成“老帶新·導師帶徒”結對小組400余對。
探索共建途徑,引入資源外動力。引入天津市社會工作協會等專業社會組織,針對社區工作者議事協商、溝通協調等能力進行專項提升。選派優秀社區“兩委”到北京掛職鍛煉,學習吸收“接訴即辦、未訴先辦”等社區工作經驗。于赤龍南街開設了天津市首個街道“社區學院”,撬動南開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師范大學等高等院校資源,探索校地聯合育才模式,促進社區工作者理論與實操水平“雙提升”。
嚴管厚愛規范管理,激勵干事創業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西青區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的管理原則,不斷健全社區工作者管理和考評體系,完善激勵保障機制。
強化制度管理,明確“方向標”。落實《天津市西青區社區工作者管理實施細則》《西青區網格員巡查排查工作制度》等制度,明確工作具體要求,全面規范人員管理。建立“三崗十八級”崗位等級序列,著力提升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水平。建立組織考核與群眾評議相結合的考核體系,并將其作為績效發放、晉級晉檔等工作的重要依據,樹立獎優罰劣的鮮明導向。
聚焦激勵關懷,注入“強心劑”。制定《西青區社區工作者關心關愛十條措施》,全面落實免費體檢、帶薪年休假等福利待遇,建立社區工作者容錯機制,為干事擔當的社區工作者撐腰鼓勁。擇優推薦社區工作者參加評選表彰和擔任“兩代表一委員”,利用新媒體等渠道開辟“最美社區工作者”專欄,充分展示社區工作者風采,進一步增強社區工作者榮譽感與向心力。
堅持“輕車壯馬”,爭做群眾“貼心人”。推動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扎實開展基層組織“濫掛牌”、不合理證明、違規借調等多項問題專項整治。建立社區事項準入機制,推動治理重心下移、權力下放、力量下沉,確保其工作精力更多地投入社區治理、服務群眾等本職工作中。
壓實責任人盡其用,提升服務質效
“生材貴適用,幸勿多苛求。”西青區立足社區工作者崗位職責,聚焦人崗相適,為社區工作者搭建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不斷拓展社區工作者服務治理外延。
增強履職能力,打造社區工作全科人才。深化“綜合受理、集成辦理”運行機制,要求社區工作者做到一次接單,全程負責,有效提升社區辦事效率。同時,編撰印發《社區工作政策一本通》,作為社區工作者政策解讀、實務指導、能力提升的綜合性工具書,著力推動社區工作者向一專多能的社區工作全科人才轉變,推動其履職能力不斷提升。
創新參與模式,搭建“匯智平臺”。引導社區工作者多維度參與基層治理,從“執行者”向“謀劃者”轉變。搭建“基層治理研究社”“社區工作分享會”等多個社區工作者“匯智平臺”,組織吸收優秀社區工作者把脈基層治理突出問題,群策群力,“開方抓藥”。積極支持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為“上海社區工作者實訓班”講解授課,參加對外交流活動,傳播“西青經驗”。
引領治理合力,深化“一網四聯”。以社區工作者為骨干,實施黨建引領“一網四聯·細治入微”工程。以社區黨組織書記為核心,創優“書記項目”,將書記抓黨建第一責任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推動社區工作者中的黨員擔任網格黨組織書記,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有效激發社區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切實形成工作合力。
(天津市西青區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