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行業協會商會改革發展的創新舉措,在行業協會商會中開展“黨建領航·青會善為”專項行動,實施黨建引領、綜合監管、培育賦能、聚力善為、典型選樹和機制保障“六大工程”。西青區青年企業家協會(以下簡稱協會)作為全區行業協會商會的典型代表,堅持服務青年企業家成長發展,構建“一核一站雙融雙提升”黨建工作機制,以實際行動踐行“開拓創新、團結進取、愛心奉獻”的核心理念,為西青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繪就“同心圓”
黨的領導是行業協會商會發展的根本保證。協會始終把建強建優黨組織作為固根本、利長遠的重大工程,于成立之初就同步建立了功能型黨支部。在班子配備上,實現協會黨組織班子成員與黨員管理層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黨支部書記由秘書長擔任。在管理機制上,形成黨組織定期與管理層溝通、協商和懇談制度,確保黨組織在協會重大問題研究中發揮作用。在組織建設上,黨支部發揮思想政治引領作用,堅持用好《西青區行業協會商會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工作手冊》,日常開展“五個一”活動,即重溫一次入黨誓詞、開展一次專題黨課、觀看一部紅色電影、開展一次志愿服務、進行一次交流研討,激發黨支部活力。
建好“青企驛站”,筑起“連心橋”
積極發揮協會作為政府部門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搭建靈活務實的對接服務平臺——“青企驛站”,整合了咨詢、培訓、融資、市場對接、成果轉化、人才引進、政策解讀等多項服務功能,運用“同心茶敘”政企溝通機制,邀請發改委、工信局、科技局、稅務局等部門和律所、銀行走進驛站,為企業進行政策解讀。開展“聽企聲 共發展”調研活動,“面對面”“點對點”了解訴求、聽取建議,及時掌握民營企業經營狀況,為青年企業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支持。倡導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社群文化,通過組織戶外拓展、主題沙龍等社群活動,增強會員之間的歸屬感和凝聚力。
推動基層治理雙向融入,激發“活力源”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引導會員融入基層治理,實現協會與西青“雙向奔赴”。實施培優扶強行動計劃,在會員單位中篩選出基礎好、潛力足的企業作為標桿企業,從資金投入、宣傳推廣、惠企政策爭取、財稅法律援助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扶持。開展新老企業家沙龍,由資深企業家分享創業經歷和成功經驗,為青年企業家提供啟示。凝聚企業家力量,7名會員擔任西青區營商環境監督員,在政策制定、行業標準化建設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擦亮“青商行 愛心動”品牌,組織青年企業家積極參與抗洪救災、結對幫扶、扮靚家園等慈善捐贈活動,累計捐款捐物65萬余元。圍繞鄉村振興,組織“強基賦能 共建未來”主題活動,推動企業結合優勢資源和用工需求,開展村企互聯共建。
推進黨建與業務雙提升,拓寬“伙伴網”
緊盯協會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問題,堅決防止“脫鉤即脫管”,在全區“頂層歸口、分類對口、統分結合”的基本思路下,明確了團區委為行業管理部門,區社會組織黨委為黨建歸口部門。找準黨建引領與協會發展的“結合點”,以黨建資源撬動社會資源,建立西青區青年企業家人才庫,廣泛吸納具有創新潛力和發展前景的青年企業家加入協會。健全成長服務鏈條,圍繞青年企業家的成長需求,構建包括政府、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在內的產業生態體系。通過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為青年企業家提供從創業孵化、技術研發、市場推廣到資本對接的全鏈條服務。通過舉辦跨界融合論壇、產業對接會等活動,鼓勵青年企業家跨行業、跨領域交流合作,促進不同產業之間的融合創新。
(天津市西青區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