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華現任上海市黃浦區外灘街道寶興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曾獲得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上海市最美社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
結緣寶興 傳承“五心”
外灘街道寶興居委會是上海第一個也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由居民自發建立的居民委員會,有“申城第一居委”之稱。寶興居委會老一輩共產黨員在其成立之初,就以“恒心、耐心、決心、虛心、雄心”的“五心精神”贏得了居民的擁護。
徐麗華傳承了寶興老一輩共產黨員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扎根社區20年,從一名普通的社區工作者成長為能打硬仗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面對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和社區居民需求的多樣化,她勇于擔當、善于攻堅、甘于奉獻,帶領居民區黨總支打贏“舊改攻堅戰”,不斷探索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帶領團隊 推進舊改
寶興居民區位于上海市中心,但就在五年前,這里戶均面積只有12.6平方米,不少住戶與鄰居共用一個廚房,有的三代同堂,還有不少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都要拎著馬桶在狹窄陡峭的樓梯中爬上爬下。2019年,上海市打響了舊區改造攻堅戰,舊改的陽光也照進了寶興居民區。
作為居民的“代言人”、征收政策的“傳遞者”、矛盾問題的“協調者”,徐麗華每天都要向居民做大量的解釋工作。弄堂地方小,她就站在室外的綠地里談。居民一撥撥地來,徐麗華常常是從早談到晚,很多次嗓子啞到幾乎發不出聲音,依舊堅持講解,只是為了讓居民充分理解政策、配合舊改搬遷。搬遷中,徐麗華更是主動為居民墊付搬家費,協調駐區單位,聯系搬家公司,“一對一”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困難。
正是有了徐麗華這樣的“領頭雁”,僅僅172天,寶興居民區就實現了居民100%自主簽約、自主搬遷,打造了超大城市舊改的“寶興樣本”。在這個過程中,徐麗華帶領基層黨員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在實踐中探索新時代做好群眾工作、推動舊改提速的方法,總結提煉出“寶興里群眾工作十法”,即一線工作法、精準摸排法、黨員帶動法、危中尋機法、平等交流法、循序漸進法、釘釘子法、換位思考法、組合拳法、經常聯系法,并在上海全市推廣,寶興居民區黨總支也榮獲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凝聚黨員 走訪群眾
2023年,黃浦區開展“初心連萬家,服務零距離”全覆蓋、常態化走訪。面對舊改后人戶分離突出的情況,徐麗華同社區工作者們一起探索出了“分手不撒手,黨員管理不缺位;離開不離心,黨員教育不斷線;聯系不斷檔,群眾服務不打烊”的工作機制。
在寶興居民區黨支部開展“2+X”“回娘家日”等特色活動,即將7月1日黨的生日作為“初心日”、12月10日寶興里居民福利會成立的日子作為“使命日”,“X”指的是承諾人戶分離黨員隨時能夠回到居民區參加活動、獲得服務。每次活動,居民們也都積極參與,早早趕到會場。
徐麗華帶領社區工作者敲開一戶戶居民的家門,通過“核底數、送服務、問需求、解難題”,讓居民們感受到“娘家居委”的溫暖。在走訪過程中,一位退休的居委會工作人員向徐麗華講述了自己和同事帶著“民生記錄簿”走訪群眾的故事。從當年的一本本“民生記錄簿”到現在的一張張“零距離服務卡”,時光流轉,寶興居民區的社區工作者初心依舊。
統籌資源 加強聯動
近年來,黃浦區著力打造黨建引領共建共治共享的“零距離家園”共同體建設。為此,徐麗華將寶興居民區劃分為5個微網格,推行“多格合一”管理服務,并推選生活或工作在微網格內的黨員擔任黨建負責人。通過開展“零距離樓組”黨建,將黨的工作延伸到家家戶戶,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
在工作力量培育方面,徐麗華積極統籌各方資源,不斷促進寶興居民區社區工作者能力提升。她通過做實社區“第二梯隊”(由在職黨員、“兩代表一委員”、統戰人士、青年團員、社區能人等多方主體),廣泛凝聚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
在日常工作的開展中,徐麗華通過注重對“圍墻內外”的互動融合,構建起以居民區黨總支為核心,由居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社區“第二梯隊”、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等多方參與的基層議事協商平臺。現在,寶興居民區每月召開“零距離”家園理事會,圍繞大家共同關心的社區公共事務開展協商,解決物業管理、微更新、商居矛盾等一系列棘手的問題。
從“五心精神”到“寶興里群眾工作十法”,徐麗華正和寶興居民區的新一代社區工作者一同以實際行動,鑄就社區治理工作“愛民、親民、為民、靠民、惠民”的“五民精神”,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寶興答卷”。
(李怡婷)
(責編:陳超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