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的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會議室里,一場簡潔而熱烈的捐贈儀式,給陰冷的天氣增添了濃濃暖意。全國人大代表、臨沂市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團長徐軍向捐贈的愛心人士表達謝意后,安排志愿者將捐贈物資及時配發給孤困兒童。
沂蒙紅嫂的事跡和沂蒙精神影響著徐軍的成長。起初,徐軍從蘭陵縣到市區做小禮品生意,隨著生意越做越好,他每年從企業拿出40%的利潤用于社會公益事業,一做就是22年。
徐軍說,以前做公益基本上都是捐錢捐物,放下東西就走。直到2016年,一次走訪孤困兒童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孤困兒童面臨最大的困境是無人陪伴、關懷,最需要解決的是心理問題。
2018年4月,在臨沂市委、市政府及關工委、民政、婦聯、教育等部門支持下,徐軍發起成立了臨沂市手牽手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與傳統的捐款捐物不同,服務團針對孩子缺少引導和感情陪伴這一關鍵問題,創新形成“扶心,扶志,扶智,扶技”的幫扶模式,把“正心立德,讓孩子健康成長、成人成才”作為目標,把“一幫20年”作為長效機制,重點在心理疏導、關心關愛、勸學助學上下功夫。
“長期缺乏父母陪伴和關懷的孩子,往往比較孤僻,鼓勵他們多參與集體活動,更容易打開孩子的心扉。”徐軍說。為有效幫扶孤困兒童,他帶領團隊設計了游學、特訓營等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
為確保服務團持續健康運行,服務團先后成立黨支部和黨委,各縣(區)團隊也都成立了黨總支,部分鄉鎮(街道)團隊還成立了黨支部。服務團堅持以黨建促發展、以活動促黨建,定期組織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以及幫扶業務知識等專題學習活動。
徐軍重視制度化、標準化建設,帶領服務團先后制定《志愿者信息保密協議書》《服務團章程》《資金和物資管理》等16項制度、48條服務行為準則,嚴格規范志愿者招募流程,約束志愿者幫扶行為,為幫扶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目前,該市13個縣(區)、156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了服務團隊,匯聚了8000多名志愿者。志愿者累計走訪42萬多人次,行程3000多萬公里,對全市村莊進行全面摸排,篩選出符合幫扶條件的孤困兒童3000多名。
今年全國兩會,徐軍梳理總結了多年來志愿服務團的經驗,從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有效保護女童安全、化解孤困兒童自卑自閉的心理問題,以及積極發揮社會組織力量參與社會治理等多個方面提交建議,號召全國志愿服務組織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在扶小、助老等方面主動擔當。
(責編:田文昕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