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水暖,正是蟹苗“播撒”的好時節。這兩天,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的蟹農們忙碌在田間塘頭,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春播蟹苗”工作。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南京市高淳區磚墻鎮茅城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邢青松一大早就來到蟹苗分揀車間,指導大家分苗工作。
“鄉村要振興,產業率先興。”邢青松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全國人大代表,推動產業振興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高淳區是首批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這里水源豐富,水質優良,發展水產養殖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才算富。”2008年,邢青松牽頭成立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社,2009年成立縣級聯社,2010年組建省級聯社,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生產經營,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技術指導,建立保護價收購機制,每年召開分紅大會,幫助農戶化解市場風險。
為助力螃蟹銷售,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以下簡稱聯社)與電商平臺合作,創建供應鏈運營中心,開啟基地直采模式,通過源頭直采直銷,讓鮮活的固城湖螃蟹一路“爬”向全國。每年10月螃蟹一上市,大家就開始忙碌起來,運營中心統一收集、分揀、包裝、發貨,基地直采直銷,螃蟹日均交易量達2萬公斤。
“很多養殖戶以傳統線下銷售為主,有的面臨‘豐產不豐收’的困境。”邢青松說,2023年以來,聯社將銷售重心轉移到線上,利用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打開銷路,銷量年均增長20%,線上銷售占比近七成。30多年來,從最開始自己養到成立合作社抱團干,從最初養殖面積不過千畝、社員不滿百人,到現在聯社覆蓋社員3200多戶、養殖面積14萬畝,影響和帶動周邊10多萬農戶,邢青松把螃蟹產業做成了富民聚寶盆。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邢青松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聯社發展的重要動能,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奮進力量,帶動廣大社員以更大熱情參與鄉村振興。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邢青松說:“作為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我要發揮作用,帶領廣大群眾共同奮斗、創造幸福。”
在邢青松的帶動下,聯社黨委開展爭當“黨員示范戶”“黨員養殖戶”“黨員營銷標兵”活動,每個黨員建立一個示范點、聯系一個養殖戶、結對一個困難戶、幫促一名社員,形成了“黨員示范帶、社員跟著干”的聯動效應。近年來,聯社將56名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12名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4名黨員骨干經推選進入村“兩委”班子。
邢青松還有一個身份——南京固城湖螃蟹商會會長。他積極推動行業自律,教育引導養殖戶自覺做到螃蟹不濕水銷售,經營戶堅持不收購濕水螃蟹,明碼標價收購,維護雙方利益。“共同富裕我們一直在路上。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但共產黨員的初心不能變、本色更不能變。”邢青松說。全國兩會即將召開,邢青松最關心的還是“三農”工作。通過走訪調研,他將建議重點放在了“鄉村特色產業發展”這一問題上。“建議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品牌質量建設、水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建設、鄉村人才隊伍建設,通過金融服務、科技賦能鄉村產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邢青松說。
記者手記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關鍵。全國人大代表邢青松立足資源稟賦,念好“土”字訣、打好“特”色牌,因地制宜發展螃蟹產業,成立合作聯社,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員示范戶”“黨員養殖戶”“黨員營銷標兵”活動,帶動并聚集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鄉村能人干事創業、抱團發展,助力鄉村特色產業“加速跑”,不斷讓農民群眾的腰包鼓起來、生活富起來。扎根土壤,才能根深葉茂,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邢青松和蟹農們一起播下希望的種子,他以全國人大代表的擔當和職責為筆,以大地為紙,繪就出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
(責編:蔡夢達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