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指引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葉城縣堅持黨建引領,健全完善志愿服務體系,不斷壯大志愿服務隊伍,持續豐富志愿服務內涵,號召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大力弘揚志愿精神和雷鋒精神,促進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
堅持黨建引領 健全工作機制
“我們發起倡議,號召干部職工、新就業群體、愛心人士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葉城縣委社會工作部常務副部長表示,全縣通過完善制度機制、壯大隊伍力量、豐富活動項目等方式,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建立健全志愿服務工作協調機制,構建縣委社會工作部門牽頭負責,各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履職盡責、聯動高效的工作格局,協調民政、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部門在養老服務、兒童保護等領域結合部門職能職責開展志愿服務工作,運用中國志愿APP進行志愿者網上招募、項目匹配和志愿服務時長記錄等,增強志愿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形成共同推進志愿服務的整體合力。
同時,各級黨組織推行黨政機關黨員全員志愿者制,落實在職黨員“雙報到”制度,整建制參與志愿服務工作,充分調動黨員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把“群眾所需”與“黨員所長”緊密結合,依托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廣泛開展法律普及、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助困扶弱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讓志愿文化融入群眾日常生活,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志愿服務第一線。
豐富活動內涵 營造良好風尚
針對不同群體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葉城縣各黨政機關聚焦群眾所需制定“服務清單”,按照“按需施策、定制服務”的思路,走進社區、走進鄉村、走進基層,為群眾提供專業化、定制化志愿服務,打通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充分彰顯了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愛心善意、責任擔當。
寒冬時節,葉城縣委組織部開展“暖冬”行動,為結對親戚捐贈御寒衣物、排查消除用火用電用氣安全隱患;縣委社會工作部在入戶走訪中主動認領群眾“微心愿”30余個,力所能及為群眾圓夢。
黨員干部變身“政策宣傳員”,深入基層一線送政策、送知識,縣公安局組織廣大干警分赴巴扎、街區開展普法宣傳和交通安全教育2500場次;縣司法局動員鄉鎮司法所深入開展“民法典進萬家”“憲法宣傳周”活動,宣傳教育群眾52.9萬人次。
聚焦“一老一幼”民生需要,葉城縣舉辦了“小手拉大手·溫暖伴成長”關愛青少年活動,為縣福利院的孩子們送去書包文具、棉服鞋襪等60余份“暖心包”;葉城縣民為本服務中心攜手縣中醫院、志愿者協會、愛心企業為縣敬老院的57名孤寡老人進行健康義診,并為他們洗頭理發。
全縣各級黨政機關聚焦“貢獻志愿力量,創造美好生活”主題,開展內涵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1600余場次,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以實際行動續寫新時代雷鋒故事,“弘揚志愿精神 情暖萬家燈火”的畫卷徐徐展開。
加強陣地建設 提升服務效能
志愿服務時時可為、人人可為、事事可為。葉城縣建立“村(社區)黨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志愿服務活動”模式,匯聚志愿服務力量,服務人民生活需要。各村(社區)黨組織結合居民需求,圍繞愛國衛生、鄰里守望、關愛健康、文明創建等內容,牽線志愿者協會、書畫家協會、昆侖救援協會、社區社會組織、愛心企業等社團群組,就近就便招募有專業特長的群眾志愿者,推出群眾易參與、好上手的“小而美”志愿服務項目,既方便干部群眾就近參與志愿服務,又促進志愿服務功能更加完善。
中城片區田園社區挖掘培育轄區內有熱情的青年人,以興趣愛好等為紐帶,成立公益慈善、生活服務、社區事務、文體活動等志愿服務隊,定期為轄區居民提供助殘扶弱、家庭互助、文化娛樂等服務,實現供需雙向互動、精準匹配。田園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偉勛說:“我們組織動員屬地機關、學校、企業、‘三新’組織和居民小區物業等單位,組建社區志愿服務隊,發揮我們的專業特長和就近就便優勢,為群眾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志愿服務。”
接下來,葉城縣將大力弘揚志愿精神,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機制,積極培育志愿服務文化,持續增強公眾對志愿服務的認同感,讓志愿服務為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發揮積極作用,為社會文明進步凝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中共葉城縣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
(責編:王海璐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