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切實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推動移風易俗。湖南省汨羅市白水鎮積極落實市委移風易俗“三主工作法”,探索“明確一個目標、建立兩個機制、把握三個關鍵”工作機制,引導群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
白水鎮位于汨羅市西南腹地,總面積70.32平方千米,下轄1個社區、10個建制村,388個村民小組,共有村民3.5萬余人,常住人口2.8萬余人。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在籌辦紅白喜事時逐漸出現“講排場”、大操大辦的陋習,不僅加重了群眾的“人情”負擔,對鄉村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也帶來了挑戰。為此,白水鎮積極探索“移風易俗”新路徑,整合資源力量開展專項行動,引導廣大村民樹牢勤儉節約、文明淳樸的農村新風尚。
明確一個目標,讓路徑更清晰
白水鎮堅持問題導向,通過黨委引、群眾議、村級推,明確了“不飄彩球彩帶、不放花炮、不亂搭拱棚”的“三不”目標。
黨委引。白水鎮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切實可行的《移風易俗集中攻堅行動方案》,闡明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的不良影響,對各村(社區)移風易俗工作總體安排、方法步驟、操作程序進行業務指導,壓實各方責任,形成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群眾議。逐組開展“群英斷事非”議事會,74個黨小組、388個村民小組實現在家農戶全覆蓋。聯包村干部全程參加、精心組織,引導群眾“自己提、自己議、自己定”,算清經濟賬、人情賬,深入討論“紅白理事會”“積分銀行”“人情減負”等話題,充分發表看法建議,使群眾對“三不”目標達到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并納入村規民約、簽訂組規。
村級推。全鎮通過村書記負主責、副書記主抓,采取村干部包片區、村民組長包屋場、黨員干部包戶的“三包”方式,層層傳導,個個負責。通過精心篩選村里德高望重、責任心強的老黨員、老干部、志愿者,各村組建一支素質過硬的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紅白事操辦標準》,明確宴席、禮金、彩禮等辦事標準,發揮相關職業群體在紅白事中的重要作用,引導村民自覺遵守文明節儉新風,摒棄人情攀比、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
建立兩個機制,讓導向更鮮明
全鎮堅持用好“摸排勸導”和“督導考評”兩個機制,構建鎮、村、部門三級聯動體系,自上而下嚴抓移風易俗工作落實落細。
規范步驟理流程。以提前摸排為基礎,對喬遷搬家、畢業升學、參軍入伍等事項登記在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明確上戶勸導“四步驟”,紅白理事會志愿者、村干部、聯包村干部、政府督導隊主動上門與群眾“面對面”溝通,通過宣講政策解釋、地熟人熟勤跑路,打消群眾的思想顧慮和觀望心態,鼓勵群眾支持和參與。
嚴格督導促提升。鎮里成立督查組,不定期到各村(社區)對照宣傳到位、流程到位、跟蹤到位、服務到位的“四到位”開展督查,發現問題及時理思路、想辦法。對村級摸排報備辦客情況、上戶勸導效果等進行指導監管,特別是前期效果不佳的村,在紅白事的關鍵環節進行全程督促,通過抓住關鍵環節抓出工作成效。同時,指導群眾做好食品安全、禁燃禁放等工作,并及時提供群眾需要的“謝絕煙花爆竹”提示牌、停車引導牌。
考評激勵添活力。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村級績效考核內容、建立考評獎勵、約談問責機制,統籌資金,對成效突出、群眾認可、影響力強的村予以表彰,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在村級建設、和美屋場打造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結合講評總結,評選鎮村優秀工作者等,分享推廣好經驗、好做法,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提質增效。
抓好三個關鍵,讓舉措更務實
全鎮主動聚焦“關鍵載體、關鍵少數、關鍵環節”三項工作,從思想上形成自覺、行為上形成規范、風氣上形成氛圍。
把握關鍵載體廣泛宣傳。創新挖掘身邊典型,通過“花果白水”微信視頻號開設專欄,制作視頻20條,發布新聞報道15篇,推送至村組微信群、朋友圈,引導大家爭當文明先鋒。王家坪村、唐山村、西長村成立腰鼓隊,用現場表演代替燃放煙花爆竹,活躍氣氛又豐富鄉村文化生活,倍受群眾歡迎。三星村、白水社區圍繞移風易俗主題創作出“三句半”、小品唱詞,用耳熟能詳的曲調、朗朗上口的歌詞,將文明鄉風盡情演繹,目前共計演出20余場,吸引近3000人次觀看。
把握關鍵少數示范帶動。全鎮堅持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抓住鎮村干部、黨員、教師等關鍵群體帶頭倡導婚喪簡辦、余事不辦,帶動群眾簽訂《移風易俗樹新風承諾書》1500余份,為群眾樹標桿、作表率。同時,積極開展“最美家庭”“好兒媳”“好婆婆”評選活動,以好家風帶動好民風,引導鄰里養成尊老愛老、勤儉節約的自覺意識。
把握關鍵環節統籌協同。全鎮開展安全生產聯合執法,重點排查門店經營,強化巡查管控和源頭治理。嚴厲打擊非法經營、儲存、運輸煙花爆竹的行為,進一步加強紅白事管控,杜絕群體性安全事故的發生。
專項行動的開展,為白水鎮革除了陋習,節約了資源,切實減輕了群眾“人情”負擔,少了“金錢味”、多了“人情味”,大幅提升了鄉村文明水平。截至目前,全鎮已累計勸導紅白事 1226起,其中婚事新辦108 起,喪事簡辦186起,余事不辦 932起,全年每戶減少“人情”開支約 3000元,有效緩解了群眾的經濟壓力。如今,白水鎮的紅白事辦理簡約規范有序,人情攀比和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得到有效遏制,農村精神文明面貌大大提升。
(本文由湖南省汨羅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