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愈加突出。近年來,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肖金鎮左咀村利用民俗活動、傳統技藝、道德培育、村規民約等文化基因,緊貼鄉村地氣,深入實施鄉風文明建設工程,以“文”浸潤心靈,以“藝”陶冶情操,以文化賦能基層治理。
平整文化沃土,念好“規范約束經”。左咀村將文化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健全文化設施管理、文化活動組織、文化教育培訓、文化遺產保護等各項制度,以制度保障文化建設落實落地。充分發揮“一約四會”作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自治,制定村規民約,推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結合村情民意不斷完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等村民自治組織,以優秀文化引導群眾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規范約束日常生活行為,推動群眾由“看著干”轉變為“參與干”“熱情干”,使群眾成為文化建設的主體。
深耕精神家園,念好“氛圍營造經”。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抓手,修建占地1000平方米的紅色文化廣場1處,建成全區第一家紅色記憶變遷史窯洞村史館,在村組主干道兩側設置紅色文化宣傳牌100面,打造“傳承紅色基因、賡續革命精神”紅色教育基地。改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群眾活動場所,積極營造傳承弘揚優秀文化的濃厚氛圍。
播撒精神良種,念好“文化活動經”。通過“上面送、群眾演、出去比”的模式,滿足群眾多層次文化需求。結合“文化下鄉”活動,積極銜接區委宣傳部、區文聯、區婦聯、區幫扶單位,將黨的政策和文化科技衛生活動等送到群眾家門口,實現鄉村文化與經濟發展互融互促。開展“四季村晚”、趣味運動會、旗袍走秀、“村BA”等文化活動,活動突出農趣農味,鼓勵群眾上舞臺、開展“斗舞”“對歌”“才藝比拼”,推動節目月月演、才藝人人秀。“四季村晚”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2024年全國春季‘村晚’示范展示點”。相關人員在傳承《天官賜福》《出五關》等傳統社火的同時,結合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出《紅紅火火中國年》《中國喜洋洋》等新劇目,并多次在區鄉社火會演中拔得頭籌。
培育文明之花,念好“品牌選樹經”。開展典型引領活動。全域推行“積分制”等制度機制,評選“好兒媳”29名,“五好家庭”38戶,表彰獎勵考入重點高校和重點高中的學生,營造尊重知識、鼓勵學習的濃厚氛圍,群眾的善行義舉蔚然成風。開展培根鑄魂行動。創作發行左咀村村歌,拍攝主旋律微電影和院線電影,通過電影故事的宣傳,不僅厚植了左咀精神,更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積蓄了左咀力量。
左咀村通過深耕文化沃土,厚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力助推了基層治理,讓傳統美德深入人心,催開文明之花,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不竭動力。
(趙倩林)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