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各年齡段群眾的需求,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以構建“老中小”全齡志愿服務體系為依托,不斷深化“為老”“為中”“為小”志愿服務。
關注“一老”,構建老年群體志愿服務體系
生活照料志愿服務。龍陵縣立足解決老年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需要,為老年群體提供“健康義診”“愛心義剪”“幸福食堂”等志愿服務,不斷提升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為解決社區留守老人“就餐難”問題,龍山鎮龍華社區成立了華富幸福食堂。社區內60歲以上的老人來此就餐可根據不同的年齡享受對應的優惠,9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就餐。志愿服務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飯,感受幸福“食”光,樂享“舌尖上的溫暖”。
精神陪伴志愿服務。縣里采取結對幫扶、鄰里互助、志愿者探訪等方式,做細做實“親情問候”“心理撫慰”志愿服務,有效解決老年人的心理情感需求。例如,鎮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志愿服務隊每月對15名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開展關愛探訪服務,通過“生命回顧”等專業志愿服務,引導老人回顧和分享自己的人生經歷,幫助他們重新審視生命歷程,重建與社會的聯系。
文體健康志愿服務。縣里抓住重要時間節點開展文體志愿服務,弘揚志愿精神,傳遞奉獻正能量。例如,縣里以“贊輝煌成就·聚銀發力量”為主題,在重陽節組織200余名離退休老干部開展文藝演出志愿服務活動;以建軍節為契機,鎮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志愿者為退伍老兵舉辦“追憶榮光 崢嶸依舊”集體生日會,讓退伍老兵們感受社會溫暖。
權益維護志愿服務。通過開設“老有所學,智在指尖”長者手機學習班以及“防范于心,反詐于行”預防詐騙教育活動,提高老年人識別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的能力和意識,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老有所為志愿服務。鼓勵和支持老年人參與志愿服務,在宣傳黨的政策、推進社區治理、促進鄰里和諧中發揮作用。例如,龍陵縣銀齡志愿服務先鋒隊積極參加“云嶺銀發”助力興邊富民行動,深入邊境村宣講黨的政策、為邊疆發展建言獻策、開展送醫下鄉等志愿服務活動,真正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截至目前,龍陵縣2人獲評“全省最美銀發志愿者”,龍陵縣科普志愿服務隊被評為“全省最美銀發志愿服務團隊”。
關注“一青”,構建青少年志愿服務體系
開設“青年夜校”公益課堂。聚焦龍陵縣青年的現實需求和興趣愛好,縣總工會和團縣委聯合開設“職工夜校”暨“青年夜校”公益課堂,通過“學員點單―夜校接單”的方式,為廣大青年和職工搭建平臺,進一步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志愿者作為“公益學堂”的一支重要力量,主要由退休干部以及社會組織、私營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組成志愿服務隊,開設舞蹈、圍棋、演講、健身、輪滑、美妝等特色課程,吸引廣大青年積極參與。
就業培訓志愿服務。聚焦青年人就業創業需求,縣里圍繞技能培訓、創業指導、職業規劃等領域,聯合教育培訓機構成立志愿服務隊,個性化開展技術指導和培訓,幫助青年人提升技能、融入社會。例如,縣總工會聯合當地教育培訓機構開展“青春筑夢”公益助考活動,幫助青年備考。
創業支持志愿服務。縣里依托青年創業協會為青年提供交流合作、資源共享、創業貸款支持的平臺。例如,團縣委聯合農村商業銀行,依托龍陵縣青年創業協會推出“龍青貸”,解決廣大青年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困難,緩解創業壓力。
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由龍陵縣委人才辦牽頭,縣委社會工作部、團縣委、縣教育體育局等部門配合,圍繞“崗位所需、青年所想”開發大學生社會實踐崗位,為廣大青年參與社會實踐、提供志愿服務搭建平臺。2024年累計開發社會實踐崗位650余個,500余名優秀青年廣泛參與,為龍陵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青年力量。
開展青年志愿服務活動。全縣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體,以青年志愿服務培育及志愿者隊伍規范化發展為抓手,凝聚青年力量參與志愿服務,增強青年與社會之間的情感鏈接。例如,縣委社會工作部聯合“龍陵縣群團聯盟”等部門,開展“在校大學生假期志愿服務周”活動,1047名大學生志愿者為6944名兒童(包括留守兒童582名,困境兒童583名)提供學業輔導、價值觀培育、安全教育、知識普及、心靈陪伴、興趣培養等志愿服務。龍陵縣相關部門招募441名駕校學員、大學生交通安全志愿者,開展文明交通志愿勸導服務活動,用青年的影響力,帶動廣大交通參與者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禮讓出行。
關注“一小”,構建兒童志愿服務體系
理想信念宣講志愿服務。堅持思想鑄魂育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少年,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領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例如,木城“兵阿媽”志愿服務隊由黨的二十大代表郭玉琴創立,以木城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依托,聯合相關單位開展“邊防政策法規教育”“國家安全教育”等思政課程,打造“邊境特色思政課”,加強青少年國防教育,筑牢邊疆各民族青少年理想信念根基和邊境管控的青年防線。
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縣里組織專家志愿者以主題講座、網絡課堂、咨詢輔導等方式,深入學校、企業、機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在校中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精準化、個性化指導。例如,縣總工會通過組織志愿者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發放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冊、開通心理咨詢熱線、打造心靈驛站等方式,為中小學生提供心理健康關愛服務,緩解心理壓力。
困境兒童關愛志愿服務。全縣發揮公益慈善力量,鏈接慈善資源開展困境兒童關愛。例如,鎮安鎮社會工作服務站依托省級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示范站建設項目,組織50名困境兒童形成“悅納自我,向陽成長”自信心提升小組,對82名家長開展親子關系提升培訓,增進親子關系。龍陵縣幸福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依托團縣委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實施“伙伴計劃”項目,為龍華社區7~12歲的隨遷未成年人提供思想引領、成長關愛、社會融入、心理健康等內容的成長陪伴服務。
“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務。兒童不僅是志愿服務的受益者,也是志愿服務的參與者。縣總工會以“暑期愛心托管班”為載體,組織托管班兒童志愿者到敬老院開展才藝表演、衛生清潔、與老人一起包餃子等志愿服務,讓老人們感受志愿服務的溫暖。當前,兒童志愿者正成為助力交通文明引導、家庭健康教育、安全知識宣傳等領域的新生力量。
(本文由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