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云龍鎮上李家村占地面積0.43平方千米,有560戶,常住人口1592人,村民以李姓居多。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3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4.73萬元。作為鄉村治理典范,村莊曾先后獲得“全球五百佳國際環境保護村”“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綠化造林千佳村”“中國綠色村莊”“中國村莊2020幸福村”等榮譽。
早在2003年,上李家村就制定了村規民約,內容包含了村風民風、生態環境、平安建設、計劃生育、民主管理、建房與土地管理、戶籍管理以及附則等內容,逐漸使德治村理念深植村民群眾心中。2008年,上李家村聘請不同層面的“土專家”先后制定和完善十余項制度,村民大會通過后,分別印發到家家戶戶,“德治雙清單”的雛形由此產生。隨著“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上李家村啟動新村建設,別墅、公寓相繼建成,居住環境明顯改善。但是在村莊精細化管理中,村民“口袋已富,腦袋仍窮”的情況逐漸凸顯,部分村民思想觀念、生活習慣還停留在以前,如房前屋后亂堆放雜物、車輛亂停、隨手亂丟煙頭、隨地吐痰等,影響了整個村的村容村貌。村干部苦口婆心勸導但收效甚微,即便整改了也難以維持、容易反彈。
為解決物質富裕后精神還未富足難題,2019年,上李家村通過村民公議、公訂、公示正式推出了“德治雙清單”,通過建立道德評議委員會和道德積分榜推動清單執行,構建起傳播入心、執行有力、深度參與的文明實踐工作機制。經過多年的實踐,村民參與村莊建設的熱情高漲,鄉風文明得到明顯提升,上李家村也成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新典范。
“三個堅持”孕育清單出臺
上李家村以村民意見為導向,積極籌備推行“德治雙清單”。堅持群眾主體。上李家村在道德清單制定過程中,充分尊重村民群眾主體地位,聽取各方建議,經全體村民同意后形成村民自治契約。堅持匯聚民意。相關工作人員通過走訪、座談、電話、短信、微信等各種形式廣泛收集意見建議,用最樸實、最簡單的話語將群眾反映最多、最集中的意見表述在清單中。堅持因村制宜。上李家村堅持以新時代鄉風建設為導向,將群眾訴求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有機結合,因村制宜制定符合村情的清單。
“量化評議”推動清單運行
上李家村重視量化評議執行機制,通過將評議標準具體化、條理化、可視化,提升清單實施可行性。成立道德評議委員會。成立以黨員、村民代表和志愿者為主的道德評議委員會,負責執行道德評議具體工作,并有意識地邀請流動人口等群眾代表參與,增加道德評議委員會成員身份的多樣性,確保道德評議民主公正。同時根據村莊治理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制定道德評議細則,評議本村正面道德先進典型。制定量化打分機制?;谌珖拿鞔鍎摻藴剩贫ā渡侠罴掖宓赖隆半p清單”評分及實施細則》,由道德評議委員會根據評議細則,對全村400多戶村民進行量化打分,參加志愿服務、創建美麗庭院等可獲獎勵積分。實行月度打分晾曬。每月定期召集道德評議委員會成員,分片分組、以戶為單位,嚴格參照《上李家村道德“雙清單”評分及實施細則》對各項目進行打分,對月度打分情況進行公示并接受監督。
“激勵褒獎”提升清單實效
將村民道德積分與福利、榮譽掛鉤,全面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設立村級道德基金。采取“鎮支持補助一點、村集體經濟提取一點、愛心企業資助一點、村民個人捐贈一點”的方式募集設立道德基金池,用于褒獎先進。強化正面激勵褒獎。通過年度道德典型評選、道德基金褒獎等方式激勵村民。在上李家村,每年達到滿分的家庭戶可獲得600元的道德紅包,獲評年度先進的村民可額外獲得200~600元不等的道德紅包獎勵。
“舉一反三”拓寬清單效能
創新擴展適用領域。2022年,上李家村將“德治雙清單”評議辦法進行創新性拓展,將其應用范圍延伸至農田和村轄區企業,繼“德治雙清單”之后,相繼推出了“企業清單”和“農田清單”,進一步豐富了清單制度的內涵。創新制定評議細則。為確保新推出的“企業清單”與“農田清單”能夠有效落地實施,上李家村精心制定配套的4條農田環境衛生評議細則、10條企業安全生產與環境衛生評議細則,為清單的執行提供了有力支撐。創新提升工作實效。依托“美麗農田”“企業安全生產”等評議辦法,上李家村有效促進了農田環境衛生的顯著改善和企業安全生產的全面加強,把村里的每項工作都落到實處,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德治雙清單”的經驗啟示
道德建設重在自治。上李家村積極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民主協商機制、群團組織帶動機制、村民群眾參與機制,形成了黨建引領下的有舉措、有抓手、能操作、能持久的自治工作格局。依托村規民約與“德治雙清單”,全村建立服務、管理、監督團隊與7個微信群,結合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全面實施村級服務管理;同時,村民對全村生態環境、文明和諧等一系列行為實行全民監督管理,實現“村里的事,村民說了算”。至此,“德治雙清單”已經成為上李家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行為規范,有效改善了村風民風,實現了村莊的和諧善治,營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道德建設貴在堅持。經過多年的堅持推行,上李家村的民風實現了質的飛躍,從外在的約束到內在的自覺,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從認知到認同的深刻轉變,形成村民的“行為自覺”。查看每月公示的“道德成績單”,可以發現村中放養寵物、亂停亂搭、鋪張浪費等不文明現象呈現顯著下降趨勢,村民飼養寵物有序、停車及搭建規范、勤儉節約蔚然成風。一套常態化公正有效的激勵機制,降低了鄉村治理成本,提升了鄉村治理的效能與水平。
道德建設成在落實。上李家村能夠實現全村善治,離不開村干部與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步步實打實地推進與執行。在村黨員干部帶頭想、帶頭做、帶頭監督與完善機制的基礎上,道德評議委員會的評議等村莊治理舉措的不斷推出,都是在持續深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對農村道德建設具有引領性、創新性的有益探索,是將明德修身、立德樹人的中華傳統美德落細落小落實,將講仁愛、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的優良基因根植于群眾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形成了良好社會風氣,切實推進了全域治理,實現了鄉村美麗宜居。
(本文由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