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青年企業家協會(以下簡稱青企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黨建工作與協會發展相結合,全力推動協會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同頻共振,積極為廣大青年企業家學習交流、發展事業、奉獻社會搭建平臺。
凝心鑄魂,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青企協始終把黨建工作放在事業發展的首位,持續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團結帶領青年企業家聽黨話、跟黨走。
強化政治引領。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轉化成聽黨指揮、為黨盡責的實際行動,先后組織500余名會員赴延安、井岡山、瑞金等地接受紅色教育,切實保持和增強青年企業家的政治性、先進性。
強化思想引領。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通過舉辦讀書班、組織開展宣講會和報告會等方式,開展常態化學習教育。舉辦青年企業家理想信念教育活動,覆蓋青年企業家300余名。先后組織開展青年企業家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江西省青年企業家“井岡紅”理想信念教育主題實踐活動等,取得良好效果。
強化組織引領。規范黨支部設置、換屆、選舉等工作,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50余次,提高黨員青年企業家政治素養。協會黨支部書記被省委組織部評為新時代贛鄱先鋒“一心為民好支書”。
厚植情懷,投身鄉村振興發展
青企協致力于為全省廣大鄉村振興青年經營管理人才搭建平臺,扶上馬、送一程,為農村發現、培養和儲備青年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培育鄉村青年人才。組織實施“青馬工程”農村班、高素質青年農民專題培訓,加強跟蹤掌握和推優培養鄉村振興青年人才。每年舉辦全省鄉村振興青年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組織全省各地鄉村振興領域的青年企業家、農場及合作社負責人等參加,累計培育600余人次,幫助鄉村青年熟悉政策、增強本領,找準發展方向,把鄉村振興這篇文章繼續做大做優。
服務鄉村青年發展。開展鄉村青年普惠金融支持計劃、“贛青優品”扶持計劃,舉辦原產地助農直播帶貨,通過金融扶持、導師幫扶、典型宣傳、學習培訓等舉措服務鄉村青年發展。面向鄉村振興領域的項目和企業,聯合網商銀行開展“新時代贛鄱鄉村好青年”金融扶持計劃免息貸款活動,為400余名鄉村創業青年發放貸款8000余萬元。
參與鄉村公益事業。協會積極動員青年企業家參與光彩事業,為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就業、抗疫抗洪、留守兒童關愛等方面捐款捐物,赴上猶、廣昌、樂安、武寧等地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全省青年企業家累計捐款捐物超億元,提供就業崗位5萬余個,彰顯了青年企業家的責任擔當。
服務大局,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青企協發揮人才薈萃、聯系廣泛的優勢作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助力江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助力全省經濟發展。發揮青年企業家廣泛的人脈、信息、資金等資源優勢,引導成立江西青年企業家投資基金,投資金額超9.7億元。發揮青年企業家“以商招商”作用,舉辦江西籍青年企業家伙伴計劃等活動,推動20個項目落戶江西。開展青年企業家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組織300余名青年企業家赴共青城市、樟樹市、湖口縣等地開展經貿交流,為青年企業家投資興業搭建合作平臺。
服務優質項目落地。連續承辦七屆中國青年創青春大賽、六屆中國青年企業家發展峰會,累計吸引近20萬名創業青年、3萬余個青創項目。賽會期間,組織青年企業家、創業者開展項目考察,加強與地方、經開區、工業園區對接合作,推動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與地方政府簽訂合作協議,促成同馭汽車、衡川鋰電隔膜等一批優質項目在贛落地轉化,簽約金額超130億元,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助力青年就業創業。舉辦多屆“創在江西”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累計吸引9500余個創業項目,5萬余名創業青年參與,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組建300余人的青年創業導師團,為創業青年提供導師服務;開展“攜手啟航”江西青年就業幫扶計劃,舉辦招聘會20余場,推動400余家企業提供2萬余個招聘崗位。
把握需求,服務會員成長成才
青企協不斷提升服務能力,為青年企業家搭建聯系服務、交流互動、能力提升等平臺,打造青年企業家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伙伴型”社會組織。
服務會員企業發展。以青年企業家能力提升計劃為牽引,以江右青商大講堂、青企思享匯、青企茶敘沙龍等活動為抓手,圍繞政策解讀、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針對企業發展遇到的難點問題,舉辦各類交流100余次,覆蓋青年企業家1000余人次,不斷為會員企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搭建政企交流平臺。多次開展青年企業家發展專題調研,圍繞營商環境、金融與人才發展等問題形成調研報告,為黨政部門提供決策參考。組織青年企業家參加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等,30余名會員擔任省優化營商環境咨詢專家、社會監督員、省政府研究室特約研究員,搭建政企交流平臺,進一步拓展了會員企業訴求反映渠道。
(本文由江西省青年企業家協會供稿)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