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客商投資企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成立于2011年10月,現有會員企業158家,黨員7人,建立黨組織28個,覆蓋企業64家,涵蓋紡織化工、機械制造、新能源等10余個行業,行業企業年產值達400余億元。近年來,協會對標“四好”標準,著眼服務中心大局,堅持“服務企業、聯系政府、凝聚共識、共謀發展”的辦會宗旨,創新“四心四融”黨建工作法,助推黨建與會建相融共促。協會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四好”商會。
政治引領走在前,融入“初心”筑堡壘
協會堅持政治引領走在前,緊緊圍繞“兩個健康”工作主題,團結凝聚廣大民營經濟人士思想共識。
突出引領重吸納。組織會員企業黨員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開展報告團進企宣講建黨百年史、“大國工匠”等活動50余次。組織會員企業青年企業家到韶山等地開展紅色教育16次,引導培養青年企業家向黨組織靠攏,2024年新發展黨員2人、吸收入黨積極分子5人。
突出培訓重推優。設立企業家大講堂,開展黨務技能知識、形勢分析管理培訓,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發展。始終堅持“三個優先”(班子選拔黨員優先、擇優推薦黨員優先、人才培養黨員優先)原則,先后推薦43名會員黨員(包括會員企業負責人黨員)當選省、市、區代表委員。
突出品牌重爭先。積極探索“商會+N”工作模式,爭創“模范黨支部”,不斷強化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對在黨建工作、企業經營、社會責任等方面表現突出的會員企業,每年年會進行表彰宣傳。協會黨支部先后被列為市、區非公經濟組織黨建示范點,獲得市“模范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調解服務干為實,融入“誠心”幫解難
協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開通“聯絡直通車”“企業直通車”“法治直通車”,切實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
開通“聯絡直通車”。聯合東鄉經濟開發區非公企業綜合黨委,為161家規模以上企業各選派1名黨建指導員、聯絡員,累計走訪企業500余次,收集企業訴求120余條,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回應企業訴求100余條。
開通“企業直通車”。協助區委、區政府出臺《東鄉區“企業直通車”服務工作方案》,深入推進“黨建+社會治理”,建立客商投資企業協會調解中心,由黨支部書記擔任主任,組成矛盾糾紛金牌調解隊伍,構建“法院+商會+園區管委會+N”多元解紛模式,幫助會員企業解決工傷、勞資等糾紛問題。2024年以來,共受理案件478件,調解成功案件295件,成功調解糾紛總標的金額1298萬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開通“法治直通車”。積極爭取法院支持,推動在維權中心成立法庭駐東鄉經濟開發區巡回法庭,聯合調解中心為民營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客商投資企業協會調解中心被評為全國工作突出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江西省金牌勞動關系社會組織、江西省金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
對接招商勇爭先,融入“真心”促發展
協會立足東鄉區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動員會員企業、黨員發揮人脈廣、資源足的優勢,招大引強、培優助弱。
推行“三招商”模式。鼓勵會員企業黨員現身說法,大力宣傳地區產業優勢和區位優勢,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以友招商,著力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優秀人才落戶東鄉經濟開發區。同時,搭建外地客商與東鄉區投資交流合作平臺。2024年以來,為10家外來企業落戶東鄉經濟開發區“牽線搭橋”,投產后年產值可達30余億元,每年可增加稅收1億余元。
拓寬“三融資”渠道。協調工信、金融等部門,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及優惠政策的兌現落地,爭取銀行為企業開通“無還本續貸”和存貨質押貸款等業務,有效緩解企業資金壓力。與工行東鄉支行聯合推出工行信貸業務,為11家會員企業發放信貸資金共4100萬元。協調溫州銀行授信15家企業信貸1億元。與郵政儲蓄銀行東鄉支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寬會員企業融資渠道。
回報社會顯作為,融入“善心”感黨恩
協會引導會員企業弘揚企業家精神,投身公益事業,踐行社會責任,捐款捐物累計達900多萬元。
服務“一老一小”。與民政局、婦聯等部門和群團組織以及各鄉鎮對接,逢年過節走進村(社區),為困難老人與留守兒童送去慰問物資和關愛。積極開展捐資助學活動,與2000余名留守兒童一對一結對幫扶,為他們提供學習用品、助學金等,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服務新就業群體。與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開展關“新”關愛新就業群體活動,為新就業群體發放暖“新”大禮包,引導新就業群體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基層治理。
服務鄉村振興。引導會員企業以“一企一村”“一企多村”“多企一村”幫扶模式,開展產業幫扶、資金幫扶、技術幫扶、消費幫扶。會員企業撫州半山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田間地頭直播幫助村民帶貨,推動東鄉區竹蓀菇、烏蘿菜等各類農產品走出撫州,年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銷售滯銷農副產品超100萬斤。
(本文由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客商投資企業協會供稿)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