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任何事情不要怕麻煩,一定要第一時間聯系我”,這是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嚴道街道民樂村駐村第一書記張煬常對村民說的話。2023年8月,張煬從滎經清雅文旅集團有限公司被選派開始駐村幫扶,她用心用情干實事,用智用力促振興,聚焦產業興旺,情系群眾冷暖,以實際行動“駐”進群眾心坎里。
做群眾心中的“放心人”
2024年7月中下旬,滎經縣持續出現強降雨天氣,雨情就是命令,張煬聞令即行。在嚴道街道辦事處黨工委的大力幫助下,組織村“兩委”工作人員、駐村工作隊員迅速投入到緊張且有序的防汛工作中,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暴雨持續不斷,她顧不得濕透的衣服,毅然轉移群眾、監測地災點下移情況、查看蘭家山水庫水位線、組織人員放水、幫助群眾搶收玉米等,連續數周奮戰在一線。
在工作之余,她還通過新媒體平臺開展了3次應急防汛防災主題直播,在直播中科普防汛應急知識、雨中出行安全守則、極端雷電天氣應對措施、雨天居家安全小常識等防汛安全知識,不間斷轉發推送氣象、地質災害等最新訊息,告知村民及時做好防范、避險自救工作。
在防汛工作中,她用切實行動守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成為村民心中最為堅實的依靠。
做群眾眼中的“貼心人”
民樂村以山地為主,群眾主要收入來源為傳統種植養殖業,但技術、產業落后,農產品數量較少,銷售也不暢。村民辛苦種的水果、蔬菜來回幾公里背到縣城賣,賣不出去只能又背回來。
張煬看到了他們的心酸和不易,她決定利用空閑時間學習自媒體,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
萬事開頭難,一開始張煬不知道如何介紹產品、如何與觀眾互動,無數次想要放棄,但一想到村民的無助,她便重拾信心。經過努力,張煬一步步從“網絡小白”成為現在的“網絡達人”。
現在,她已經能利用網絡直播幫助群眾銷售農產品上千斤,不斷有土雞蛋、土蜂蜜、黃果柑、脆紅李等農產品的訂單。直播結束后,張煬又忙著組織駐村工作隊、村“兩委”一起打包送貨。雖然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她說只要能幫村民把農產品賣出去,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通過電商平臺銷售“三農”產品,民樂村已助力縣內其他村集體經濟收益3萬余元,實現凈收益6000余元,共帶動村民增收超10萬余元。
“小張書記通過抖音平臺幫助我賣黃果柑,我就再也不用背下山花很長時間守著賣了,感謝她總是為我們著想。”民樂村的村民們提到駐村第一書記,紛紛豎起大拇指。
做群眾口中的“暖心人”
民樂村通過張煬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落實各項政策,開展駐村幫扶,村里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無論是村民的養老保險繳納、醫保繳納、養老資格生存認證,還是務工補貼、產業獎補、教育補助都能看到她幫助村民的身影。
2023年9月,得知村民黃懷林因意外事故導致腦出血,張煬急忙去家里看望黃懷林及其家人。做好家人的安撫工作后,她制定幫扶計劃,通過申請低保、臨時救助等一系列幫扶措施,緩解其家庭的生活困難。
每天上下班途中、下鄉走訪的路上,村民都樂呵呵地跟張煬打招呼。她常對村民說:“我就是民樂村的一分子,是你們的家人。”正是如對待家人一般對待村民,她才能贏得村民家人般的認可和贊譽,成為群眾的“暖心人”。
(作者單位: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