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委緊扣新就業群體實際需求,堅持政治引領、關愛凝聚,圍繞建組織、強服務、促融合,把新就業群體緊緊凝聚在黨組織周圍,讓新就業群體成為城市治理的“新”力量。
抓排查建組織?推動紅色覆蓋
抓細摸底排查。對全區網約配送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進行全面摸排梳理,建立基本信息臺賬。推行勝陽港街道“蜂巢計劃”,引導新就業人員報位置、亮身份。2024年以來,摸排新興領域行業群體630人,其中,網約配送員356人,快遞員153人,網約車司機121人。
抓實“兩個覆蓋”。加強行業和屬地聯動,推進新就業群體黨組織集中組建攻堅行動,抓實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在黃石美團泰便利武漢路分店建立實體型黨支部,武漢優速在線建立功能型黨支部,通過“兩個覆蓋”引導黨員在網約配送員行業發揮作用。持續用好暖“新”驛站等服務陣地,引導新就業群體利用晨會、平單期等時間,開展微課堂、微教育、主題黨日等活動,將近千名分散在商圈樓宇市場中的新就業群體凝聚在黨組織周圍。重點在樓宇商圈加強新就業群體領域黨建工作,在萬達商圈總結“紅塔”聯盟黨建工作模式,拓展延伸網約配送員服務功能;在摩爾城商圈依托湖濱路社區建立商圈黨建服務站,開展商戶黨員“點亮工程”,服務新就業群體;謀劃華新商圈“暖心驛站”,關注主播群體和流量經濟,以文商融合打造文創街區。
抓好黨員發展。選派優秀黨務工作者在新興領域擔任黨建指導員,勝陽港街道選派黨建指導員35人,深入轄區新就業群體黨組織指導組織生活,引導網約配送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通過靈活的方式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的指示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摩爾城商圈兩年內有8名網約配送員、快遞員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建陣地強服務?做實暖新聚力
建好服務陣地。按照“選址精準、布局合理、方便就近、功能完善”原則,以新興領域群體需求為導向,依托街道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小區“紅石榴驛站”等,整合工會驛站、零工驛站、物業管理用房、樓宇商圈公共區域等空間,搭建一批集學習議事、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服務驛站88個,為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飲水、讀書看報、應急充電等服務。
提供暖心服務。通過設置意見收集箱、建立微信交流群,收集新就業群體對社區建設、基層治理等方面的意見建議,精準掌握新就業群體的服務需求。整合資源為新就業群體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232個小區為網約配送員、快遞員全面實現“綠色通行”,社區“幸福食堂”為他們辦理“紅卡”享受優惠,“新世紀”等25家直營店休息區對他們開放,卡樂卡等14家奶茶店為網約配送員設置專門取餐臺,摩爾城商圈和步行街開辟網約配送員停車專用區。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暖新驛站等開設“愛心暑托班”,為新就業群體家庭提供兒童照看、作業輔導、讀書繪畫等服務,有效解決孩子看護難問題,解決新就業群體后顧之憂。
化解堵點難題。針對網約配送員、快遞員工作中反饋的難題及時介入解決,整理銷號50余個。開展網約配送員、快遞員“進門難”走訪調研活動,區、街道、社區及時跟進,與物業溝通協調,邀請外賣網點負責人、物業服務企業參加座談,簽訂網約配送員、快遞員進小區文明公約和安全管理協議。針對居民小區制作手繪地圖,優化取物送餐路線,設置外賣專用擺渡車,方便網約配送員、快遞員大件貨物配送,把服務做到新就業群體的心坎上。
促融合強激勵?激發治理活力
發揮優勢強治理。積極探索新興領域參與基層治理的路徑和方式,充分發揮新興領域從業人員“走遍大街小巷、服務千家萬戶”的優勢,為12名網約配送員頒發“流動網格員”聘書,引導他們當好違法線索“信息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應急處突“戰斗員”,推動行業建設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在交通事故現場充當“臨時交警”的網約配送員司照天、幫助突發疾病路人的“巾幗女騎”郭菊花、上門慰問獨居老人的“萬順叫車”網約車司機彭浩等一批身邊的榜樣不斷涌現,成為群眾信賴的“社區俠”。
強化激勵促貢獻。積極在新興領域推廣積分兌換制度,將新興領域群體納入社區志愿力量。海觀山社區與“小巷騎士”志愿服務隊簽訂共建協議,選聘網約配送員、快遞員為社區兼職網格員,引導其開展環境衛生“隨手拍”、群眾困難“隨手幫”、治安隱患“隨手報”,通過報送平安穩定、環境衛生等問題線索給予對應積分獎勵,定期為新就業群體兌換生活用品及物資,用實實在在的物質獎勵引導新興領域群體履行社會責任。
推選先進樹典型。發揮先進典型“頭雁效應”,實現新興領域“一個人帶動一群人”。開展新興領域群體“五星商鋪”“好人好事”等評比宣傳活動,用身邊好人、身邊好事示范引領帶動整個領域向善向好,涌現出“美團年度榜樣騎手”楊建、幫扶獨居老人的“網約車司機”彭浩等先進人物,以“紅色力量”推動新就業群體黨建煥發生機活力。
(湖北省黃石市黃石港區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