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聚焦基層治理權小責大、人少事多、管理粗放等問題,在“厘邊界”“強隊伍”“建機制”等方面持續發力,實現為基層“減負”和“增能”的“雙向奔赴”,推動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落地見效,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在“厘邊界、賦職權”上發力
破解“權小責大”難題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基層關切,持續優化村(社區)級工作事項,制定切實可行的“松綁”政策,推動基層減負提能增效。
情系基層摸實情。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以“減負減什么,增能增什么”為主題,通過實地訪談、問卷調查、電話溝通、專題座談等方式,圍繞工作平臺、承擔考核、協辦事項、證明事項等10方面深入全市各縣(市、區)及80余個村(社區)開展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專題調研,收集基層干部真實意見,經多輪研究分析梳理出15項突出問題,提出12條具體建議,出臺推進基層減負工作24條措施,明確19家市級機關部門主體責任,確保基層反映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回應。
厘清權責減真負。強化部門間溝通協調,開展在村(社區)設立的工作機制和要求出具證明事項專項排查,召集公安、衛健等15個部門和部分社區黨組織書記代表就“奇葩證明”等進行磋商,梳理出不應由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清單31項,出臺《進一步規范全市村(社區)出具證明事項工作方案》。規范市級民生綜合臺賬指導目錄,動態開展權責清單調整,制定村級組織履職主體責任、協助辦理事項、負面事項“三張清單”,協助辦理事項從148項縮減至61項,對村級組織“三張清單”之外的全部清理到位。
動態監測促長效。持續鞏固“牌子亂象”整治成果,按照“應減盡減、應撤盡撤”的原則,對全市2781個村(社區)活動場所掛牌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整合歸并確需保留的功能性指示牌。加強對減負增效以及準入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統籌建立44個村(社區)減負觀測點,委派黨工建指導員進行常態聯絡和跟蹤觀測。面向社會公布村(社區)減負聯系電話,廣泛接受黨員干部群眾監督與反饋。
在“強隊伍、優培育”上發力
破解“人少事多”難題
聚焦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實施“三雁工程”,構建“頭雁領航、雁陣齊飛、雛雁成長”的基層人才培養格局。
發揮“頭雁”領航作用。實施社區工作者導師培養計劃,聘任省“百名示范”“千名領先”書記、市級優秀“五星”書記等有資歷、有經驗的老書記組建“社工導師資源共享庫”。圍繞基層治理、集體增收等主題定期組織專題培訓及“書記論壇”“擂臺比武”等活動,鍛造過硬“頭雁”隊伍。深化傳統導師幫帶制度,推行“跨村拜師”“組團幫帶”等跨地域幫帶方式,擴大幫帶輻射范圍。
構建“雁陣”齊飛格局。規范全市社區工作者招錄、培訓程序,注重源頭把關,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積極吸納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等加入社區工作者隊伍。制定培育激勵具體舉措,設立持證社區工作人員職業津貼和獎補資金,落實日常考核、等級晉升、評先選優等具體制度,暢通人才成長“階梯”。截至目前,全市社區工作者總數超2.4萬名。
助力“雛雁”羽翼豐滿。持續加大年輕社區工作者選聘力度,2024年以來,先后選聘社區工作者255人,“90后”人員占比近70%。針對全市年輕社區工作者數量、文化水平、持證情況等開展分析研判,探索構建社區工作者全過程培養體系,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儲備。同江蘇師范大學公共管理與社會學院達成戰略合作,開展社區工作者素質拓展培訓。綜合運用“線上+線下”“理論+實操”“日常+集中”等方式,舉辦各類專題培訓。
在“建機制、促治理”上發力
破解“治理粗放”難題
立足徐州實際,著力構建黨委領導、部門聯動、社會協同、群眾自治的“大社會工作”格局,不斷增強基層治理效能。
強化領導協調,完善工作機制。堅持全市“一盤棋”,充分發揮市縣兩級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作用,與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機制相銜接,加強跨部門工作統籌和上下協同聯動,著力構建市委統一指揮、組織和社會工作部門統籌協調、責任部門分頭落實的組織領導體系。建立健全聯席會議、督促檢查、動態監測等機制,以“清單化+責任制”落實各項舉措、推進重難點任務攻堅,確保為基層減負增效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細化民主協商,匯聚各方智慧。匯集“民生月談”“有事好商量”“馬莊經驗”等基層治理實踐經驗,打造“彭城議事在一起”民主議事協商機制,規范引導居民群眾、業委會、機關單位等多方主體參與議事協商。加強對協商事項落實情況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對久拖不辦的及時督辦,對應付刁難、推諉扯皮的依紀依規嚴肅處理,推動基層將減下來的時間和精力真真切切用到群眾工作中。
深化“五社聯動”,激活基層治理動能。堅持以賽促創,組織開展黨建引領“五社聯動”基層治理創新項目大賽,將基層真實問題帶入賽事,先后培育600余個城鄉社區治理項目。通過購買服務、委托項目、以獎代補、公益創投、近鄰互助等方式,鏈接各類資源2.3萬個,整合力量開展志愿服務、關愛幫扶、資產盤活、基層治理等工作,惠及群眾23.95萬人。積極推進“紅色物業”服務體系建設,高質量推動32個城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服務功能不斷完善。開展“百會聯百村·一心為鄉親”“雙走進雙提升”等活動,引導非公有制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和社會組織等同社區開展共建活動,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作者單位為江蘇省徐州市委社會工作部)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