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市榮昌區仁義鎮圍繞“渝善渝美”市域性志愿服務品牌,深入實施志愿服務鑄魂、助力、強基、暖心“四項行動”,發揮志愿服務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推動基層治理質效不斷提升。
傳播黨的聲音?推動“志愿鑄魂”行動
近日一大早,張春雪和張俊才就趕到了仁和小區籌備宣講活動。他們既是仁和社區的工作人員,也是“紅色領航隊”的兩名核心成員。在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后,他們幾乎承包了仁和社區所有的宣講活動,成為連接黨與群眾的“重要橋梁”。“親愛的居民朋友們,我們又見面了!今天,我們聚集在這里,是為了共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不僅是我們國家最近的大事件,更是關乎我們每個人生活的‘小確幸’……”
2023年,為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仁義鎮吸納黨員干部、企業代表、“五老”人員等,精心組建了“仁義之光”志愿服務隊,下設“紅色領航隊”“橙色幫幫隊”“綠色先鋒隊”“銀色智囊隊”4支小分隊,廣泛開展理論政策宣傳。志愿者立足“仁義文化”,將理論宣講與“我們的節日”“仁義好人”“小院講堂”“農民夜校”等特色活動相結合,用通俗易懂的“土方言”將黨的理論融入鄉村文化、融入生產生活,以“小切口”解析“大道理”,以“微宣講”產生“大效應”。2024年以來,仁義鎮圍繞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等內容,開展理論專題宣講28場次,覆蓋轄區群眾2000余人,發放宣傳手冊900余份。
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志愿助力”行動
“我還有米,拿過來幫我賣一下行不?”“我這只土雞正宗得很,聽說你們這里可以幫忙賣啊!”“小段,你們下次什么時候搞這個直播,我還想請你們幫我賣東西。”……直播現場,圍觀村民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他們看著自家的土特產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眼里盡是欣喜。“網紅”小馬哥和仁義鎮志愿者小段作為主播,一邊熱情地回應著村民們的請求,一邊熟練地介紹著每一件產品的特點。2024年3月,仁義鎮成功舉辦了5場直播帶貨活動,不僅讓村民們親眼見證了電商的魔力,更激發了他們對家鄉產業發展的信心和熱情。
為深入貫徹服務群眾、助力發展的理念,仁義鎮聚焦助農下鄉、助企紓困、就業創業幫扶三大關鍵領域開展志愿服務,推動志愿服務優化升級。鎮里組織農技專家、農技志愿者全年進行入戶培訓、實地指導,根據種植大戶需求開展果樹栽培、稻蝦養殖、病蟲防治等培訓20余場,受益村民500余人。相關單位組建專項志愿服務隊深入企業一線,通過“專人一對一服務”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題,2024年共為企業招工100余人。鎮里聯合相關單位幫助解決當地水果滯銷難題,銷售金額達50萬元,聯合鄉村網紅進行直播帶貨,幫助合作社增收7萬元。2024年在全鎮5個村開展廚師技能培訓和電商培訓共23天,有效拓寬鄉村勞動力的就業創業渠道。
打造特色亮點?實施“志愿強基”行動
“小朋友們,大家快回到座位,咱們的‘微光課堂’要開課啦!”“月亮老師,我們今天學什么呢?”2023年11月,“微光課堂”第一次與轄區內的青少年兒童“見面”,仁義鎮的青少年兒童從此便多了一處學習知識的啟蒙基地。這項由政府支持、志愿者牽頭的公益項目,迅速成為仁義鎮的一項特色品牌和推動農村文化教育發展的鮮活載體。
仁義鎮共組建志愿服務隊14個,活躍志愿者達670余人,持續推動志愿服務融入基層治理工作。仁義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社會工作+志愿服務”新路徑,助力基層治理見實效。全鎮聯合團區委、支教團隊、榮昌區知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資源,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帶領青年志愿者針對青少年兒童推出“微光課堂”公益品牌,涵蓋課程種類10余項。鎮里推出“仁義好人”品牌,開展3屆“仁義好人”評選活動,評選31名獲獎人員,在全鎮營造學好人、做好人的濃厚氛圍。結合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動員鎮、村兩級志愿者廣泛開展衛生清掃、撿拾垃圾、清除“牛皮癬”等活動,2024年共開展人居環境整治94次。各村依托小院、廣場、農家書屋等陣地,大范圍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活動。全鎮組織志愿者走進網格,小范圍開展科普及移風易俗知識,發放宣傳倡議書,引導群眾自覺抵制陳規陋習。截至目前,“點面結合”共開展移風易俗活動15次,受眾達900余人。
聚焦急難愁盼?實施“志愿暖心”行動
“田老師,我的頭發和胡子又長了一大截,還好你常來幫我剪。”田顯杰是仁義鎮敬老院和養老院的常客,也是“仁義之光”志愿服務隊的一員。自2022年返鄉創業以來,在社區志愿者的帶領下,田顯杰也加入了“仁義之光”志愿服務隊,靠著理發技巧,很快成為老人群體中的“明星志愿者”。他每個月都帶著理發工具走街串巷,為全鎮60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理發服務。他說:“理發雖然是小事,但是每次看到老人們滿意的笑容,我就覺得挺值得的。”
近年來,仁義鎮堅持“黨建引領志愿服務”,緊盯“一老一小一糾紛”開展志愿服務。鎮里根據“一老”需求,組織志愿者常態化開展理發、義診、智慧助老、健康知識科普等一系列助老志愿活動,推動老年群體融入社會,享受生活。仁義鎮聯合區婦聯、學區、社區學校開展“莎姐守未”“紫荊護蕾”等關愛“一小”行動。2024年以來,組織各村(社區)志愿者對全鎮620余名困境、留守兒童開展入戶走訪,廣泛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防溺水、防性侵等相關知識,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能力。鎮里聯合司法所開展“小威送法”宣傳活動并配套提供免費的“一對一”法律援助,有效解決鄰里糾紛、勞務糾紛、婚姻矛盾等80余起。
(責編:羅昕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