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商會”)成立于1988年,是服務于中國機電產品生產和進出口貿易、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及相關活動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商會現有會員企業1萬余家,涵蓋產業領域廣泛,產業鏈供應鏈完整,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下設22個行業分會、7個專門委員會和1個工作組。
習近平總書記對社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突出抓好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商會的全面領導,提出“三四五”黨建工作法,以黨建強引領發展強,努力在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中彰顯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探索“三四五”工作法 以黨建強引領“發展強”
商會黨委在黨建工作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三四五”工作法,有力有效推進商會黨建工作創新發展。
“三個常態化”,增強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常態化抓好理論武裝,商會黨委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以上率下引領學、層層傳導帶動學、及時跟進系統學、交流研討深入學,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常態化落實黨建制度,商會嚴格落實黨委成員與商會管理“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有效壓實黨建責任;常態化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商會黨委把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做到業務工作開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把黨的領導貫穿業務工作全過程,為業務工作的完成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聯四促”,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商會是會員之家,為會員企業提供所需服務或價值體驗是商會工作的使命。商會各級黨組織加強與會員企業黨組織的溝通合作,是商會精準對接需求、快捷高效服務的基礎和保障。資源聯享促提升,商會通過組織各級黨組織不定期交流溝通,分享黨建工作思路、制度機制、經驗做法,在交流分享中相互學習、共促提升;活動聯辦促融合,商會與會員企業聯合開展一次黨的創新理論學習交流、一次主題實踐活動、一次業務座談、一次講座培訓、一次文體比賽“五個一”系列活動,通過聯合舉辦活動促進商會與會員企業深度交流,深化合作共識;業務聯合促發展,在業務層面,基層黨支部通過與會員企業聯合座談了解供需信息,增強商會與會員企業的黏性;宣傳聯動促品牌,商會黨委總結基層黨支部共建先進案例、經驗做法,以點帶面推動基層黨支部共建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五強”工作法,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強班子,商會黨委按照既抓黨建工作又抓業務工作“一崗雙責”要求,選拔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干部擔任基層黨支部書記,督導各基層黨支部書記扛好主責、抓好主業;強規劃,結合上級黨委年度工作要點,商會黨委、基層黨支部每年年初制訂黨建工作規劃,明確理論學習內容、黨建工作安排,做到年年有計劃、月月有安排、次次有主題;強方法,商會探索“黨建+”工作法,形成“黨建+學習研討”“黨建+參觀考察”“黨建+業務提升”“黨建+論壇展覽”“黨建+儀式感染”5種方法,切實把黨建工作做深做實;強溝通,商會黨委和基層黨支部用心溝通、統一思想,認真梳理問題和意見建議,做到凡有意見必有回應,凝心聚力推動黨建工作開展;強實效,商會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進創新發展中當先鋒、作表率,彰顯黨建工作成效。
強化“四個服務” 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商會在服務國家中緊緊圍繞黨和國家新時代經濟外交戰略,著力推進中外經貿交流合作。商會充分發揮出口型商會資源優勢,在承辦高級別經貿活動、承擔多雙邊機制秘書處中推進中外企業經貿交流合作。自2007年以來,商會先后承擔中俄機電商會、中美省州貿易投資合作聯合工作組、中意企業家委員會、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等10個國家級多雙邊企業間合作機制中方秘書處或辦公室工作,與外方秘書處聯合舉辦經貿論壇、開展供采對接、發布政策信息,在促進中外企業互訪、行業交流、產業對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商會協調推動會員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家工程項目建設,每年推動簽約1000多個項目2000多億美元。
商會在服務社會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當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連心橋”、誠信社會建設“助推器”、扶弱濟困“志愿者”。近年來,商會黨委按照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黨委的部署要求,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社會誠信建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商會每年與地方政府合作舉辦對接會、洽談會、各類展會論壇100余場,幫助地方創稅增收、吸納社會勞動力、促進地方產業創新和外貿增長,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成立行業自律工作委員會,先后組織光伏、汽車、電信、電力、軌道交通、石化、冶金等行業,制定實施《行業自律公約》,營造行業健康發展生態,有效遏制行業“內卷式”競爭。商會組織企業進行信用等級評價,并對企業信用實施動態管理,對已評企業中出現失信經營行為的經核實后即時降級,督促企業守信經營、健康發展。
商會在服務群眾中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想方設法幫助企業拓市場、穩訂單、紓困解難。面對外貿形勢的變化和企業遇到的困難,商會深入開展企業調研,深度了解企業困難和訴求并及時向相關部委反映。近年來,針對汽車出口關稅、“新三樣”出口、匯率波動、物流成本上漲等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形成《汽車產業鏈風險分析及涉俄汽車產業合作》《新三樣出口面臨的貿易壁壘、影響及趨勢研判》等多份調研報告上報相關部委,代表行業發聲、反映企業訴求。其中關于出口退稅調整、降低物流成本等多項具體建議被納入相關政策文件。商會用心用情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針對不斷增多的貿易摩擦,商會不斷強化法律服務,逐步建立起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300個城市,涵蓋貿易摩擦應對、法律咨詢、法律培訓、商債追收等方面的綜合法律服務平臺。商會按照產業鏈思維,創新行業服務機制,整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服務體系,促進產業鏈企業抱團發展,幫助企業做好穩鏈固鏈延鏈工作。同時,針對企業經營困難,近年來為會員企業減免會費1530.4萬元。
商會在服務行業中聚焦健康規范高質量發展,制定行業標準、促進行業合規、做好行業統計監測。近年來,在商務部指導下,商會與主營企業和相關部門機構合作,牽頭編寫《光伏組件出口產品低碳評價要求標準》《出口房間空調器能效碳效等級行業標準》,并以光伏、空調行業標準為試點,加快建立出口產品綠色貿易標準體系,引領行業綠色轉型。商會成立出口管制合規委員會和出口管制合規服務中心,舉辦兩屆出口管制合規大會,打造出口管制合規互動交流與能力提升平臺;舉辦11場出口管制與合規培訓,幫助企業及時了解出口管制合規形勢、政策及趨勢,指導企業加強合規體系建設,提升風險防范能力;為30余家企業提供上百次合規咨詢服務,幫助企業有效履行合規管理義務。做好行業統計監測,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商會加強對行業運行及進出口數據統計分析,跟蹤監測行業運行及進出口動態,定期發布行業分析報告。一方面,作為外貿資訊為企業推送,服務企業了解行業動態、發現商機,進而幫助企業適時優化產品結構、調整市場布局;另一方面,作為政務信息、咨詢報告向相關部委報送,服務政府外貿形勢研判和政策優化,促進行業健康規范高質量發展。
(中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黨委供稿)
(責編:羅昕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