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科學謀劃、系統推進基層治理領域改革,進一步夯實了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治理根基,開創了“中國之治”新局面。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理論內涵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社會治理領域的生動體現,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首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事關根本、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正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在基層治理領域的具體體現,它確保了黨對基層工作的全面領導和有效覆蓋。只有堅持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才能保證在正確軌道上不斷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層黨組織處于領導地位,是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推進基層治理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只有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發揮黨的群眾工作優勢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才能引領基層各類組織自覺貫徹黨的主張,確保基層治理正確方向。
其次,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社會治理領域的生動體現。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我們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贏得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和戰斗力,可以更好地組織和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推動基層治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民主化。這不僅有助于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還能促進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繁榮發展,從而真正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再次,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有效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統籌推進鄉鎮(街道)和城鄉社區治理,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工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變革,基層治理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和問題。通過黨建引領,可以不斷創新基層治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從實踐角度來看,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抗災救災等大戰大考中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黨強大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彰顯了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這些實踐成果也進一步證明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實踐路徑
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必須在構建黨全面領導基層治理的體制機制、著力破解基層治理突出問題、鞏固和充實基層治理力量以及強化典型示范帶動等方面下功夫,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第一,構建黨全面領導基層治理的體制機制。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對基層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統一領導,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健全在基層治理中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有關制度,涉及基層治理重要事項、重大問題都要由黨組織研究討論后按程序決定。積極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居)民委員會主任、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注重把黨組織推薦的優秀人選通過一定程序明確為各類組織負責人,確保依法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有關要求寫入各類組織章程。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作用,加強黨委社會工作部門與相關部門的工作協同,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有效整合力量,提升工作效能。
第二,著力破解基層治理突出問題。要與有關部門一道,推動健全鄉鎮(街道)職責和權力、資源相匹配制度,加強鄉鎮(街道)服務管理力量,探索建立村(社區)事項準入制度,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各部門要把自己擺進去,對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進行排查起底,主動認賬,立行立改,注重從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領導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切實把基層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各部門黨組(黨委)須樹立正確政績觀,不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不開不解決問題的會,不發沒有實質內容的文,不做“只留痕不留績”的事,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廣實踐探索形成的有效做法,認真落實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的政策舉措,嚴格控制面向基層的督查、檢查、考核總量,鞏固清理基層組織“濫掛牌”成果,推動資源、服務、管理等下沉基層。
第三,鞏固和充實基層治理力量。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基層直接民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增強城鄉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實效。要健全基層組織,優化組織設置,理順隸屬關系,創新活動方式,擴大基層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要統籌考慮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把基層“強身”和機關“瘦身”有機結合起來,把精干力量下沉,完善有序流動的機制,推動服務和管理力量向基層傾斜。要加強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健全教育培訓、管理監督、激勵保障等制度機制,增強社區工作者職業認同感、歸屬感、榮譽感,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敬業奉獻、結構合理、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要推動行業協會商會、“兩企三新”發揮人才和資源優勢參與基層治理,組織引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志愿者在基層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
第四,強化典型示范帶動。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觀察聯系點,精準掌握基層治理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發現地方推進基層治理的好經驗、好做法。梳理、總結、發布基層治理典型案例,加大宣傳推廣力度,以點帶面推動各地基層治理水平整體提升。通過組織現場觀摩、經驗交流會等形式,讓其他地區或單位學習借鑒,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平臺,對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的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進行廣泛宣傳報道。對推廣的典型經驗進行持續跟蹤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不斷進行調整和完善。同時,鼓勵基層黨員干部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治理典型經驗,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作者單位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責編:蔡夢達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