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坐落于貴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是享譽全球的貴州茅臺酒的誕生地。目前已建立120.44平方千米的醬酒生產功能區,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800.32億元。轄區現有行業協會商會73家,涉及會員及從業人員1700余人,覆蓋白酒、教育、旅游、農業、商業服務等領域。
突出“黨建引領” 筑牢改革發展思想根基
仁懷市秉持“黨建強、發展強”的工作思路,將黨的建設深度融入到城市發展脈絡。
創新黨建引領模式,加強黨建指導。選派73名經驗豐富、政治素養高的黨建指導員,深入全市行業協會商會,全過程指導規范黨建工作。實行屬地與業務主管部門雙重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提升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質量。
黨建賦能產業發展,激發內生動力。白酒行業協會商會組織20多名由黨員、制曲、釀造專家組成的生產指導組,采取“一廠一策”的方式,為企業輪次基酒生產把脈問診。
織密黨組織覆蓋網,強化組織建設。通過全面摸查行業協會商會黨員底數,對于符合單獨組建黨組織條件的指導其規范成立黨支部,選派黨建指導員進行指導幫扶,對于不符合條件的通過聯合組建方式成立黨支部。截至目前,仁懷市行業協會商會已建立8個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
多元拓展黨建活動形式,充實活動內涵。各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結合行業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舉辦“黨建+行業發展”研討會。2024年以來,已累計舉辦此類研討會46場,收集有價值的發展建議18條。
突出“制度引領” 夯實改革發展 “制度基石”
仁懷市堅持把完善制度建設作為行業協會商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建立完善制度機制上下功夫求實效。
規范內部管理制度,確保運營有序。制定涵蓋會員管理、財務管理、會議制度、項目運作等全方位的行業協會商會內部管理制度,明確各項工作詳細流程和嚴格標準。
健全外部監督機制,強化“陽光”運行。聚焦財務狀況、活動開展、服務質量等關鍵內容,對行業協會商會的運作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2024年以來,通過監督檢查發現并整改問題4個。
完善行業自律制度,優化行業環境。引導各行業協會商會結合自身行業特點,制定針對性強的行業自律公約,有力提升仁懷市各行業在市場中的整體形象和競爭力。
嚴把行業協會商會準入關,確保團隊質量。嚴格落實對行業協會商會負責人的審核把關機制,從綜合素質、專業能力、擔當精神等多方面進行全面考察。
理順關系機制,協同有序發展。明確界定行業協會職能,改進和規范管理方式,做到培育發展與規范管理并重。2024年以來,通過雙方協同合作,推動6項產業政策的有效落地實施,涉及金額53萬元。
突出“示范引領” 找準改革發展“前行坐標”
堅持示范引領,以點帶面推動全市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和改革發展工作整體提升。
選樹先進典型,推廣成功經驗。以仁懷市白酒協會、仁懷市青年商會、快遞行業、外賣行業等先進行業協會商會為示范,積極開展經驗推廣和典型選樹活動,全方位宣傳展示發展模式和成果。通過示范帶動,超60%的協會商會在自身運營管理等方面有了明顯改進,會員數量增長247名。
結合示范創建,強化激勵帶動。對在改革發展中成效明顯的行業協會商會給予相應鼓勵和支持,激發各行業協會商會的創新發展活力,促進全市行業協會商會整體水平提升。
突出“社會引領” 彰顯改革發展“社會責任”
秉持服務會員、服務行業、服務社會宗旨,通過多種方式凝聚力量,為各方提供優質服務。
整合社會資源,搭建多元服務平臺。積極搭建“理論共學、活動共辦、資源共享”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吸引大量消費者積極參與。2024年以來,通過該平臺促成企業合作項目73個,為會員企業帶來新增業務收入超3億余元。
發揮協調作用,化解行業共性難題。充分發揮行業引領和橋梁紐帶作用,立足為會員企業多辦好事實事。積極開展行業改革發展調研,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4份,為政府制定產業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主動服務社會,傳遞公益正能量。組織會員企業參與公益慈善活動,在扶弱濟困、捐資助學、環境保護等領域積極貢獻力量。
調解矛盾糾紛,維護行業和諧穩定。在行業內出現糾紛時,行業協會商會利用自身熟悉行業情況、與企業聯系緊密的優勢,及時介入調解,化解矛盾糾紛,維護行業和諧穩定。2024年以來,累計成功調解糾紛10起。
助力社區建設,營造共建共享氛圍。主動與各社區建立緊密的合作聯系機制,積極組織會員企業參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文化活動開展等工作。2024年以來,已有15家會員企業參與10個社區的相關活動。
參與應急搶險,展現擔當作為。在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關鍵時刻,行業協會商會迅速響應、積極行動,組織會員企業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務、保障物資供應等。截至目前,行業協會商會組織會員企業累計捐款2600余萬元,組織救災志愿服務1.5萬余人次,充分展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貴州省仁懷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蔡夢達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