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堅持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力鍛造過硬社區工作者隊伍,著力在體制機制、能力提升、干事創業上出實招、求實效,壯大基層治理骨干力量。
聚力賦能提升,夯實人才隊伍“基本功”
海陽市委社會工作部開展社區工作者隊伍“大調研、大提升”行動,對全市7個鎮(街道、區)22個城鄉社區進行走訪調研,促進規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提升。一是構建“1+N”社區工作者管理制度。海陽市創新社區工作者“選、育、管、用”全鏈條全周期機制,出臺《海陽市社區工作者賦能提升方案》,配套社區黨組織書記規范化管理、城市社區工作者管理、績效考核指導意見等4項制度辦法。二是加強素質能力考察評價。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開展社區黨組織書記專項考察,通過民主評議、個別談話和素質能力測評3種方式,全面考察社區黨組織書記組織協調、溝通管理、應急處突等方面本領能力。三是優化后備人才力量儲備。海陽市深入實施“雁陣計劃”,搭建“一般社區工作者―社區后備力量―社區‘兩委’成員―社區黨組織書記”階梯式培養鏈條,海陽市委社會工作部與市委組織部聯合下發《關于公開遴選城市社區后備人才的通知》,儲備20名社區后備人才,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雛雁爭鳴”的雁陣效應。
聚力實干實訓,練就為民服務“真本領”
堅持“系統式、梯隊式、立體式”的培養理念,注重培訓、交流、實踐相結合,打造“強基育才·善治海陽”賦能品牌。一是業務培訓“一貫到底”。強化“群雁”賦能充電,打造社區工作者培訓基地1處,組織開展2024年度縣級“骨干培訓班”,對全市174名社區工作者骨干進行集中培訓;全市7個鎮(街道、區)邀請社會治理領域專家、高校教師授課,深入基層實踐教學,實現全市社區工作者培訓全覆蓋。二是賦能交流“分類施策”。開展社區黨組織書記“頭雁培育”專項行動,每月舉辦一期“社區書記論壇”、開展一次“思享薈”擂臺比武,分享交流工作思路經驗,有效提升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水平。實施“青穗計劃”,選拔培養年輕社區工作者,每月組織“講說比看”賦能活動,每個社區推薦1~2名社區工作者,通過座談交流、匯報評比、實地觀摩等形式,碰撞社區治理新思路,營造社區工作者“比、學、趕、超”良好氛圍。三是實踐教學“豐富多元”。依托興海社區成立社區工作者實習實踐基地,打造3類22處現場教學點,選聘成長導師,建立共學小組,通過走訪調查、坐班辦公、幫辦代辦等實操實踐,實現“以老帶新、以強幫弱”,提高社區工作者為民服務、落實執行能力。
聚力支撐保障,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探索創新激勵社區工作者擔當作為的務實舉措,進一步激發社區工作者隊伍活力。一是強化績效激勵干。嚴格落實“三崗十八級”薪酬制度,指導鎮(街道)規范社區工作者績效考核工作,讓社區工作者“有為”更“有位”。二是選樹標桿示范干。選樹優秀社區工作者,優先推薦評選“兩優一先”“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優秀社區工作者”等,實施“強基提能”計劃,明確選樹標準,定期評估、跟蹤管理、定向培養。同時,積極鼓勵社區工作者提升學歷、考取專業證書。三是提供支持聚力干。為社區提供必要的條件和經費保障,持續推進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優化激勵社區工作者擔當作為管理辦法,推動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環,營造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濃厚氛圍。
(本文由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