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啟東市委社會工作部印發通知,實施新就業群體關心關愛20條舉措,聚焦效能提升、資源融合、作用發揮,在做實新就業群體凝聚服務上重點發力,切實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聚焦效能提升,推動組織體系高效運行
落實黨建責任。實施新就業群體黨建“強基提質”行動,將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責任體系,每半年開展黨建工作全面摸排,采取聯合建、區域建、孵化建等方式,推動新興領域黨組織應建盡建。不具備黨組織組建條件的新業態企業,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建立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推動黨的工作有效覆蓋。
完善運行機制。建立“兩新”工委“1+1+具體工作人員”溝通聯系機制,明確區鎮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牽頭抓總、組織委員分管負責、專職人員具體推進,形成市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統籌協調、社會工作部門指導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各負其責、區鎮和街道屬地管理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兩新”工委工作效能。
暢通聯“新”渠道。將解決新就業群體重點關切問題納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牽頭住建、市場監管、郵政管理等部門常態化開展調研問需、意見收集、問題協調、督辦落實等工作。2024年以來,開展新就業群體調研走訪活動8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5次,協調解決新就業群體“投遞難”“進門難”“停車難”等問題53個。
聚焦資源融合,推動關愛服務精準有效
夯實陣地基礎。實施“陣地聚新”行動,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圍繞打造“15分鐘暖‘新’服務圈”,在重點商圈、主干道、公園等人流密集區域規劃建設58個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形成1個新就業群體活動中心,戶外勞動者驛站、志愿服務驛站、紅“新”驛站3類驛站,銀行網點、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N個場所的“1+3+N”新就業群體服務矩陣,確保新就業群體工作有補給、學習有場所、服務有保障。
構筑服務生態。聯合群團組織及職能部門組建新就業群體黨建服務共同體,推出暖“新”托幼、安全護“新”等系列關愛活動。2024年以來,累計開設新就業群體“愛‘新’暑托班”21班次,開展“夏日送清涼”系列活動20余次,為新就業群體發放暖“新”禮包300余份、礦泉水200余箱。開展醫保政策、交通知識等專題宣講會3場,免費發放電動車維修券、體檢券、專屬定制保險,惠及新就業群體2000余人,積極營造尊“新”愛“新”的良好氛圍。
助“新”成長成才。實施助“新”成才行動,針對新就業群體黨員流動性大、無固定工作場所等特點,創新線上線下融合培訓模式,積極打造情景式教學點位,開展技能大賽、創業輔導、行業規范等專題培訓。依托南通開放大學“江海新才”學院,聯合各基層黨組織、行業黨組織累計發動37名新就業群體參與學歷提升專項行動。協調財政、人社、工會等部門和群團組織,確保學費補貼、助學金、獎學金等相關補助政策落地落實。
聚焦作用發揮,推動基層治理共治共享
投身志愿服務。健全完善“以服務換服務、以服務促治理”的“雙向服務”激勵機制。組建“紅色郵路”“紅新小哥”等15支志愿服務隊,建立“小哥結對”幫扶機制,梳理制定健康護理、政策宣講等“6+N”特色服務項目。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慰問等志愿活動30余次,200余名新就業群體通過買菜送藥、打掃衛生等力所能及的服務方式,為生活困難、行動不便群眾排憂解難。
融入基層治理。通過“雙線排查”,引導新就業群體就近就便到所在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報到,健全推廣“積分兌換”激勵機制,細化兌換獎勵辦法,有效激發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選派70余名新就業群體擔任社區流動網格員、文明觀察員、網絡監督員,通過文明“E啟拍”、網格聯絡群、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途徑參與基層治理,2024年以來,累計上報各類社區治理問題463個,推動新就業群體在社情民意傳遞、突發事件上報等工作中有效發揮作用。
參與議事協商。聯合司法、人社等部門開展益“新”護航行動,召開新就業群體勞動權益保障沙龍,解答勞資關系疑惑點,幫助及時化解矛盾糾紛。發揮新就業群體走街串巷、熟門熟路的工作優勢,挑選10名人緣好、能力強、素質高的新就業群體擔任社區兼職矛盾調解員,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在參與矛盾調解、公共事務協商等工作中展現“新”作為、貢獻“新”力量。
(本文由江蘇省啟東市委社會工作部供稿)
(責編:金一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