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州市里岔鎮聚焦破解“網格化治理不夠高效、治理體系不夠集成、治理方式不夠多元”3個問題,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集成化改革為契機,加快構建專業化網格治理、集成高效、“三治”融合的基層治理工作格局。
三種“算法” 推動“網融格靈”
做好“加法”,建強網格隊伍。將全鎮科學劃分為390個網格,按照定人員、定任務、定績效原則,組建一支1400余人的專業化網格治理隊伍。
做好“減法”,減輕網格負擔。積極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整合清理網格員群體低效工作群4個,清理拆除各類不規范牌子148塊。
做好“乘法”,賦能網格治理。堅持人員力量下沉、服務資源下延。深化機關干部包村聯戶機制,2024年走訪群眾5200余戶,征集道路維修、橋梁修繕等人民建議100余條。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新開辦韓家莊、宋家莊、大河流3家便民服務站,可承接辦理115項便民服務事項。新成立河北新村、里岔新村等6家新村社會工作服務站,推動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
三個“端口” 打造治理陣地
里岔鎮堅持“推開一扇門、辦好萬家事”的工作理念,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中心,建立“1+4+N”組織架構,探索形成了民生訴求前端、中端、后端“三端”一體化閉環管理體系。
用好前端5個“探頭”,全覆蓋收集信息。建立上級交辦警示、鎮級接訪首道關口、網絡輿情預警、便民服務中心評議以及村干部主動“下潛”等5個探頭,推動民生訴求收集立體化、全覆蓋。
建立中端指揮中樞,全方位研判分析。建立常務值班組、輪值值班組以及網絡輿情組等3個指揮小組,運用民生訴求聯動處置、司法調解和“四色管理”等4項機制,從組織架構、力量構成、保障機制“三個維度”對收集到的訴求信息進行匯總、研判、協商。
突出后端高效處置,全鏈條跟蹤問效。創新建立跟蹤問效、關懷幫扶以及穩定穩控等3項機制,對群眾訴求進行長效管理;常態化更新屬事“熱力圖”、屬地“分布圖”“趨勢圖”以及“化解比例表”,直觀展示群眾訴求的總體數量和趨勢,明確下一步民生事項的重點在哪、村黨組織班子建設的短板弱項在哪、矛盾隱患摸排的重點領域在哪,推動形成工作閉環。
“三治”融合 拓寬治理場景
堅持自治固本,推動治理更有序。在村莊領域,成立12個黨群議事會,進一步理順村莊重要事項民主決策流程。在工業園區,成立“梧桐黨支部”,推動鎮域組建重點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率達75%。在工程建設領域,堅持支部建在項目上,發揮黨建“全周期”指導監督作用,累計協調用工、薪資等事項20余項。
堅持法治護航,推動治理更有力。提倡“靠法調解”,成立政法聯合黨支部,吸引257人加入人民調解員隊伍。探索建立“庭所共建”合作機制,有效賦能訴前調解。鼓勵“用法維權”,聘請10名聯村律師為轄區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
堅持德治潤心,推動治理更有魂。不斷探索“信用+”治理模式,營造守信用信良好氛圍。推行“信用+根治欠薪”,將全鎮206家經營類企業和5家建筑類企業納入欠薪企業“黑白名單”管理。推行“信用+文明鄉風”,將信用積分管理納入村規民約,鼓勵村民參與志愿活動賺取積分。
(作者系山東省膠州市里岔鎮黨委書記)
(責編:王海璐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