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深學篤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的重要指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邊民富、邊關美、邊境穩(wěn)、邊防固為目標,胸懷全局、整體謀劃,推動各方“同題共答”,深入實施“減負增效紅河行動”,找根源、壓責任、賦權責、增實效,探索“民族團結+基層治理”雙融雙促,把各族人民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檢驗基層減負增效的重要標準,切實把基層減負成果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推動邊疆地區(qū)高質量發(fā)展。
找準“負”的根源
讓基層干事創(chuàng)業(yè)有正氣
紅河州聚焦發(fā)展目標,從四個層面找準問題根源,減準其負,動真碰硬、精準施策,讓基層凝心聚力、干有方向。
從思想層面“挖”問題。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等重要論述的基礎上,從思想上拓展格局思路,找準減負的根源所在,從具體工作中找準問題,為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思想保障。
從表現(xiàn)形式“找”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和效能導向,既注重解決老問題,又敏銳察覺新問題,既發(fā)現(xiàn)顯性問題,又揭示隱性問題,既緊盯表層次問題,又破解深層次問題,較真碰硬拉網式、系統(tǒng)性、全覆蓋排查梳理關于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方面存在的問題,確保問題找得準、找得全。
從具體業(yè)務“梳”問題。著眼于“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的問題,從調研、督查、檢查、考核,以及精文減會、證明事項、節(jié)慶論壇展會等具體工作整治形式主義,讓基層從“削文山”“填會海”“卸APP”“減臺賬”“摘牌子”等一件件日常小事中解脫出來,讓基層干部能真正騰出時間精力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從部門領域“查”問題。進一步明確目標定位,以州屬部門和13個縣市為單位,全覆蓋排查清理存在的問題,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確保問題查擺不缺項漏項,努力破難題、啃骨頭、打硬戰(zhàn),鼓勵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治理方式重塑,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打造更多工作特色和亮點。
精準“減”的措施
讓基層權責相適有銳氣
紅河州從責任、機制、整改三個方面發(fā)力,持續(xù)抓緊抓實抓細,讓基層松綁減壓、輕裝上陣。
對標負面清單,逐項細化明責任。瞄準目標任務的合理性、科學性和可實施性,明確權責,厘清職責邊界,在多維度、多層面、多階段排查基層減負有關問題的基礎上,對標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負面清單10個方面具體內容,逐項壓實責任,推進發(fā)現(xiàn)問題真改實改。
健全長效機制,持之以恒抓落實。堅決防止基層負擔反彈回潮,必須從組織領導和制度機制層面確保基層減負常抓不懈,健全會議統(tǒng)籌調度、減負前置審核、線索收集交辦、問題通報整改“四項機制”,形成分工協(xié)作、齊抓共管的基層治理格局,打好基層減負持久戰(zhàn)。
聚焦問題銷號,較真碰硬抓整改。堅持把問題整改和防止反彈貫穿基層減負的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真正做到問題整改“實打實”。從減負效果來看,州縣(市)部門發(fā)文量、會議量及調研、督查、檢查頻次和考核指標數量等均大幅下降,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推出“企業(yè)安靜期”制度,“濫掛牌”“證明多”“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以及節(jié)慶論壇展會等全面清理,切實減輕了基層負擔。
增強“賦”的力度
讓基層破解難題有底氣
紅河州堅持先破后立、標本兼治,按照“接得住、干得好”的原則,在減負的基礎上依法賦予基層與自身相適應的權責事項,加快構建權責清晰、運行順暢、協(xié)同高效、充滿活力的基層治理體制。
破解權責不等難題。通過明晰權責、精編簡政和嚴管厚愛等舉措,明確鄉(xiāng)鎮(zhèn)(街道)履行職責,梳理編制基本履職事項、配合履職事項、上級部門收回事項“三張清單”,健全完善村(社區(qū))工作準入制度,厘清基層應減之負和應負之責,避免上級部門轉嫁責任和不符合村(社區(qū))實際的工作任務,賦予基層綜合執(zhí)法調度、多部門協(xié)同解決的綜合事項統(tǒng)籌協(xié)調和考核督辦等權限。
破解力量不足難題。堅持人往基層走、編往基層劃、力往基層沉,通過優(yōu)化機構提效率、補充編制增人手、待遇保障穩(wěn)隊伍、思想激勵強干勁等具體措施充實基層力量,把州縣兩級精簡的編制統(tǒng)籌安排到邊境縣和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一級,全面實施村級組織“大崗位制”,推動“三個區(qū)分開來”具體化規(guī)范化,激勵基層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
破解資源下沉難題。通過項目資金等資源向基層一線聚集,在公共服務方面促進社會公平,在經濟領域激活地方經濟,在社會治理層面增強基層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
破解數據共享難題。通過突出數據賦能,打破傳統(tǒng)工作模式,構建“多網合一、網格包保、分級負責”大數據平臺和網絡系統(tǒng),打通數字壁壘,夯實基層治理數據底座。
堅持“實”的成效
讓基層服務群眾有新氣
紅河州堅持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基層減負作為提升邊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舉措,不斷增強邊疆各族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糾紛解民憂。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程序上把“減”和“簡”抓準抓實,整合優(yōu)勢,提高實戰(zhàn)實效,全力化解群眾煩心事、揪心事、鬧心事。
聚焦民生辦實事。深化效能建設,讓基層“車輕馬壯”、盡職履責,注重問需問計于民,以民生小實事為切入點,實施好民心工程、民生實事項目。
聚焦產業(yè)促發(fā)展。重拳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放開手腳、輕裝上陣,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抓推動,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促發(fā)展。
聚焦治理促團結。始終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紅河州各項工作的主線,持續(xù)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進社區(qū)”“進村組”等“六進”活動,積極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qū)環(huán)境,打造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升級版”。
本期刊發(fā)的幾個案例各有特色,各美其美,從不同視角折射出紅河州基層減負有力有效。紅河州基層減負賦能增效工作通過多個維度精準發(fā)力、一抓到底,具有基層減負與基層治理相輔相成、工作推進與發(fā)展成效相互掛鉤、問題整改與預防反彈同步發(fā)力、短期突破與常態(tài)長效雙輪驅動等鮮明特點,秉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主線,以共同攜手邁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為奮斗目標,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勇扛于肩的“同題共答”,可圈可點,值得借鑒。
(作者系云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責編:王海璐 簽發(fā):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