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抓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減負,關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風,關乎基層治理效能。賦能,關乎夯實基層基礎,關乎基層推改革、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各地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創新方式方法,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突出問題,統籌推進為基層賦能和減負,推動解決各類問題,實現“輕車、壯馬、暢路、聚力”,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減負要“減準其負”,明晰權責邊界。為基層松綁減負,把“應減之負”和“應盡之責”貫通起來,厘清界限,避免以落實屬地管理等為名將工作任務和責任轉嫁基層。建立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強化清單執行情況監督評估,完善配套制度,確保清單落地見效。明確村(社區)工作事項準入清單,讓“跑會”變少、表格精簡、考核合并,減少“打卡留痕”“材料政績”等,讓基層干部明明白白履職,種好“責任田”,干好“分內事”。
賦能激勵有招,基層干部有感。持續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將基層治理迫切需要也能有效承接的權責事項依法賦予基層,同步下放相關資源,下沉人員編制,推動基層的權責對等、財權事權匹配,保證基層事情基層辦、基層權力給基層、基層事情有人辦。加大編制資源向鄉鎮(街道)傾斜力度,暢通鄉鎮(街道)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交流渠道。做深做實黨建聯建共建,統籌資源為基層辦實事、解難題,積極引入社會組織、社區社會企業、新就業群體等參與基層治理,構建多方共治格局,更好為基層發展強筋壯骨。
數字賦能化繁為簡,協同聚力提質增效。各地探索數字賦能,提高公共數據供給質量,創新公共數據運行機制,推動公共數據協同共享,化解基層治理事多人少難題, 彌補基層治理資源不足短板。針對基層填表報數多、多頭錄入、重復填報問題,內蒙古自治區統一建設基層“一表通”系統,實現了以數字化手段推動“數據多跑路、基層少填表”;江蘇省推進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改革,賦能基層治理減負增效, 回應基層需求,助力民生服務 ;浙江省杭州市建設“減負在線”系統,加強對涉及基層權力運行的監督和制約,暢通廣大基層干部監督渠道 ;福建省莆田市開發“基層一張表”智能填報系統,對基層數據進行梳理,建立專屬數據庫,實現報表一鍵生成、數據自動匯總等功能……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 ;道有夷險,履之者知。”本期特別策劃報道的云南省紅河州就探索了一條符合實際、具有當地特色的基層減負賦能增效路徑。為基層減負賦能, 是一項系統工程,唯有強化協同,攥指成拳,才能讓廣大基層干部卸下肩上的包袱、常掛鞋底的泥土,真正從“千條線”“千把錘”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時間精力抓發展、惠民生。
(本刊編輯部)
(責編:王海璐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