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指導下,《中國志愿》雜志社的支持下,由西安市委社會工作部、團市委、市總工會、市殘聯等部門聯合主辦,長安區委社會部等有關單位承辦的西安市“鄰里守望·小小志愿者進社區”志愿服務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長安區高望路社區舉行。
隨著音樂響起,長安黃河花園小學的“小小志愿者”認真表演起“交通手勢操”,拉開啟動儀式的序幕。“小小志愿者”現場“開課”,為在場的來賓和社區群眾科普交通安全知識。
隨著與會嘉賓將流沙倒入啟動裝置,西安市“鄰里守望·小小志愿者進社區”志愿服務主題實踐活動正式啟動。
現場30余個志愿服務展位面前聚滿了前來參加活動的社區居民,大學生志愿者帶領“小小志愿者”圍繞生態環保、智慧助老、殘健共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志愿服務。
德育課堂從校內走向社區
“志愿服務是我們人生的第一課,引領我們迎著光、成為光。”啟動儀式上,“小小志愿者”徐亦妍和大學生志愿者付羽潔分別發言。雖然年齡不同、經歷不同,但他們都不約而同表達了對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向往與熱愛。
“學校組織過很多志愿服務活動,有走進環衛工的慰問活動,有禁放煙花爆竹的宣傳活動,有幫助新生熟悉學校的活動,還有家長參與的愛心護學志愿行動。這些活動都很有意義。我覺得志愿服務就是愛的教育,讓我們愛護環境,愛護家園,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徐亦妍說。
航天城第四小學德育處教師王珊珊說:“這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堂德育實踐課,讓孩子們在參加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去體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做社區家園的文明“小主人”
“社區里的流浪貓都已打過疫苗,請文明投喂。”
“我希望我們小區能搭建許多漂亮的小房子,讓流浪小動物有一個溫暖的家。”
……
在長安區韋曲街道航開路社區青兜兜公益市集居民服務中心內,一場關于“流浪動物保護”公益宣傳和“我為社區做什么”的建言小沙龍正在進行。
30余位小志愿者在印滿可愛動物的卡片上,寫滿自己對“文明養寵”的看法以及心目中美好社區的建言,孩子們帶著這份“文明宣言”走進小區,向路過的居民宣傳文明養寵、愛護家園。
“‘青兜兜’寓意著青春與活力,也是想把生態環保的理念裝進布袋子里,讓孩子們感受責任與擔當。”中心負責人張小娟這樣說,“接下來,我們會讓‘青兜兜’中心的專業社工,帶領‘小小志愿者’一起走進需要幫助的居民家里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為孩子們從小埋下愛的種子。”
隨手小事也是志愿服務
在中糧可口可樂飲料(陜西)有限公司青年志愿服務隊“不‘瓶’凡”展前,吸引了許多“小小志愿者”的目光,看到回收的廢舊飲料瓶經過重重加工變成五顏六色的絲線,又制作成漂亮的衣服和環保織袋、晴雨傘等生活用品時,大家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剛看完飲料瓶的華麗蛻變,但得知加工過程很長成本又高,10歲的肖明瑞自愿當起“宣傳大使”,“志愿服務不用向大事看齊,身邊的小事堅持做,也非常有意義。”
“這是我們第一次作為‘兩企三新’企業面向社區開展環保公益宣傳。我們希望通過變廢為寶的宣傳號召大家不要亂扔飲料瓶,用小行動傳遞綠色環保生活理念,一起攜手建設清潔美麗的社區家園。”項目負責人這樣說。
搭建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塔吉克斯坦留學生李明是西安市公安局浐灞分局“暖心警務會客廳”絲路志愿服務隊的骨干。自今年4月份當上“安全聯絡志愿者”以來,他和其他來自中亞五國的留學生志愿者伙伴們,深深地被社區民警的工作狀態折服,他們積極學習、迅速融入浐灞西安市領事館區周邊的社區,為生活在這里的國際友人提供咨詢、引導、平安巡邏等志愿服務,在參與活動中他們感受到中國的平安和諧和中國人的友愛互助。
活動現場,他說:“我覺得西安是一個文化很豐富的城市,我們在這里留學不僅可以學習漢語,還讓我感受到中國社會治理的智慧。我要更多地跟社會接觸,在社區做好服務,努力搭建與世界溝通的橋梁,為西安平安之花的盛開貢獻力量。”
此次活動,是西安市為推動“小而美”的志愿服務項目落地社區,推進西安市“以社區為主陣地,提升志愿服務效能”工作落實落細落具體,講好青少年“第一堂德育實踐課”的生動實踐。
(責編:田文昕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