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首個24小時代駕小哥驛站在張家港建成投用,讓深夜等單的代駕小哥們有了一處溫暖的落腳地。
晚上十點,細心的代駕小哥陳冬在張家港市暨陽湖金融街等單時發現熱鬧的街上多了一家驛站——24小時代駕小哥驛站。
掃一掃門口的二維碼進入驛站,感受到的是溫馨、舒適、整潔的環境氛圍。驛站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僅配備了空調、桌椅,還有飲水機、手機充電頭、醫藥箱、雨衣等代駕小哥所需的常用物品。
陳冬是安徽人,在張家港從事代駕工作已有5年多。“代駕工作比較辛苦,常常是風吹雨淋,尤其深夜等單時,找不到地方休息,只能在地下車庫避避風、歇歇腳,有時還擔心休息位置較遠而‘搶’不到單。”坐在溫暖的驛站,陳冬給手機充上電,他感嘆道,“這里就像是一個深夜依舊為我們亮燈的‘家’,是代駕小哥遮風避雨的溫暖之家。”
據統計,在張家港像陳冬這樣的注冊代駕司機已達1000余人,新就業群體達到4萬余人工作條件艱苦、缺乏休息場所等問題成為代駕小哥們普遍面臨的現實困境。
為切實讓新就業群體、廣大勞動者在張家港感受到“家”的溫暖,張家港市委社會工作部綜合考慮餐飲企業地理分布因素,在暨陽湖金融街建設了江蘇省首家24小時代駕小哥驛站。驛站外部設有座椅區和吸煙區,醒目位置張貼了暨陽湖金融街的平面導覽圖,清楚注明了餐飲商戶、地下車庫出入口等具體位置;驛站內部張貼了志愿者值班表、文明公約,配備相應便民設施,還在一角設置了圖書架,豐富“班前一刻鐘”形式載體。
值得一提的是,24小時代駕小哥驛站貼心地設置了“小哥有話說”公告欄,鼓勵有想法的代駕小哥暢所欲言。針對反映的共性問題,張家港市委社會工作部建立了聯動職能部門、屬地板塊、群團組織的利益協調機制,實現問題快速流轉至對口單位協調處理。
“目前,這個24小時代駕小哥驛站已經啟用,后續我們還將在暨陽湖金融街繼續建設2個驛站,驛站平均分布在街東、中、西三處位置,為代駕小哥、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群體提供納涼、取暖、飲水、充電、應急醫療等服務。”張家港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兩新”工委書記何俊告訴記者,接下來,張家港將以建設24小時代駕小哥驛站為契機,進一步擴大服務代駕小哥半徑,結合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市建設,整合現有資源,打造更多代駕小哥驛站,實現代駕小哥活躍區域全覆蓋。
(責編:田文昕 簽發:王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