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貴成,甘肅省定西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市信訪局局長。他從事信訪工作近20年,秉持為民初心,恪守為民之責,接待信訪群眾7萬多人次,協調解決9000余件信訪問題。他曾獲得甘肅省“最美人物”、“崗位學雷鋒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17年,被評為全國信訪系統先進工作者。2021年,被評為全國“最美信訪干部”。
趙貴成(左)到群眾家中走訪
農民工的血汗錢一份不能少!
馬某2021年務工,被欠薪三年,老板耍賴,電話不接,人找不著,丈夫有病無錢治。三年來,她跑遍工地以及相關部門,一直沒有著落。聽說信訪局有個叫趙貴成的能為群眾辦事,抱著碰碰運氣的心態,她和6名工友來到了定西市信訪局,找到了趙貴成。
作為農民的兒子,趙貴成深知農民工的辛苦不易。他積極奔走,協調各方力量。很快,企業實際控制人、承包人和農民工達成調解協議,工資足額支付到馬某等人手中。看到群眾臉上綻放的笑容,趙貴成既欣慰,又感慨。
“難啃的硬骨頭還是要啃一啃!”趙貴成說,“群眾信任我們,我們不能辜負,信訪干部就要把群眾路線走到千家萬戶。”
絕不讓老百姓的真金白銀打水漂!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各種利益矛盾也暴露出來。2023年4月28日,定西市安定區某住宅小區業主因采光權被侵權的糾紛而信訪。趙貴成勇挑重擔,穿梭于各個部門之間,經過不懈努力,為該住宅小區40戶群眾爭取到合理滿意的產權置換安置方案。
某建設項目因承建方與開發公司工程款支付糾紛于2019年8月停工,2020年全面停滯。幾十戶業主為此上訪維權。為解決這個爛尾樓的問題,趙貴成花了四年時間。“我一定要給它盤活,老百姓的錢不能打水漂!”樓盤要起死回生談何容易,資金籌集不到,20多戶住戶該交的尾款都不愿意交。趙貴成曉之以理,苦口婆心,換位思考,真心打動了業主。業主馬大姐把20萬元親手交給了趙貴成:“我看你沒私心,這個錢是我多年積蓄,我不給別人,就給你!請你幫我們把這個樓給蓋起來!”接過沉甸甸的房款,趙貴成也被群眾的這份信任感動了。
2023年,樓房蓋起來了。148戶住戶全部拿到鑰匙那天,趙貴成也流下了眼淚。那天,趙貴成對自己說:什么事兒只要我們堅持做,就一定能做成。作為黨員干部,一定要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再沒有什么事比通過我們的工作讓群眾安居樂業更有成就感的了。
四年時間里,趙貴成先后組織召開協調會60多次,工程籌集資金沒有浪費一分錢。在群眾眼里,他是貼心人、知心人,是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好黨員。
“趙局長,我搬進新房了,請您來坐坐!”“趙局長,我女兒出嫁了,請您來吃酒席!”這個爛尾樓盤活后,在全市的示范作用十分明顯。近年來,通過信訪工作,當地盤活樓盤16個,讓6000戶群眾順利入住。
維護群眾權益沒有終點!
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趙貴成不僅在工作中認真鉆研信訪政策,還圍繞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積極推動制度創新,完善工作方法,推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訪工作。他全面推廣“三級書記抓信訪”工作機制,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加大社會優質調解資源引入的廣度和力度,發揮“調解工作室”等品牌輻射作用,構建完善基層信訪“訪調對接、調解優先”工作機制。大力推廣信訪事項公開聽證機制,增強依法調解的公信力和約束力。
趙貴成經常力所能及為信訪群眾提供幫助,遇上沒錢吃飯的、沒錢坐車回家的,甚至自己掏腰包資助。他還幫扶了近十戶特困家庭和貧困學生,為數十名群眾求醫買藥。
楊某在其父親身患癌癥后不久,才30歲的她也查出了早期癌癥。由于生病長年請假,楊某被公司辭退,生活非常艱難。趙貴成接訪后,多次出面協調她原來工作的建材公司,及時恢復了楊某的工作。同時,積極聯系相關部門給予一定救助,使其全家生活和醫療費用得到有效保障。
一腔熱血報桑梓,萬家憂樂在心頭。在定西市信訪局的墻面上,掛滿了信訪群眾送來的一面面錦旗。對趙貴成來說,這既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鞭策。從事信訪工作以來,他始終以一流的工作,一流的業績,用實際行動為民解難、為黨分憂,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和贊譽,架起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責編:鐘慶 簽發:王立國)